她闺女的婚事。 郑小娥一共有三个孩子,除了刚离婚的郑瀚,她还有一儿一女。 郑夏是郑小娥的二儿子,今年二十三,未婚。他前几年接郑小娥的班,在机械厂当车间工人。去年冬天他才刚刚从学徒工转正。 郑秀是郑小娥的小女儿,今年十九,没工作没对象,就倒霉的赶上这个知青下乡潮。 郑小娥舍不得郑秀下乡吃苦,她家老头子又还没到退休年龄。如果郑大叔提前退休,郑家损失的太多。郑小娥就琢磨着,赶紧给郑秀找个婆家,让她快点嫁出去。这样,郑秀就可以留城,不用下乡了。 可聪明人不止郑小娥一个,不少人为了留城,都在积极的找对象。 找对象的人太多,有工作的未婚男性,就成了香饽饽。被不少人觊觎。郑小娥不愿她闺女将就着随便嫁人,稍微拿乔观望了一下,还没等她仔细的考察对方,她看中的女婿就被别人撬走了。 丢了个乘龙快婿,郑小娥本就来气。后来她找来找去都找不出比对方更像样的男同志,郑小娥就更加的火大。 “唉,这知青下乡真是害死人。知青办那边,留给大家一个月的准备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天。给秀找对象的事,我却依然没啥进展。唉,再这么耽搁下去,秀她就的真得下乡了。” 眼看郑小娥为了郑秀的事情着急上火,嘴上起了好几个大水泡。幸芳想了想,问她:“婶,你介意让秀嫁个当兵的吗?宋文城他们部队有很多的单身汉,如果你不介意,我可以让宋文城帮你问问。” 军嫂啊?聚少离多,还要去对方农村老家或者随军生活的话,郑小娥就不太乐意。幸芳不是外人,郑小娥就没藏着掖着,把她心中的顾虑,都跟幸芳说了。 “秀她读过高中,成绩很好。她是因为最近工作不好找,大学又停课了,才一直在家待到现在的。让她嫁个当兵的大老粗,我很怕他们婚后会没有共同语言。” 不是郑小娥眼光高,看不上当兵的,实在是现在部队里的读书人,真的没有几个。像宋文城这样的学生兵,在他们整个军区,那都是凤毛麟角,是绝对的异类。想当初,宋文城刚入伍的时候,因为他有文化、懂得多,真心没少受排挤。 郑小娥隐约听宋少辉提过这事,她就不想把她那个特别有文化的闺女,嫁给一个大字不识的穷当兵的。 “秀被我宠坏了,她根本不是能吃苦的人。让她嫁给军人,纯属是去扯后腿的。先不说干活,聚少离多、一切全都靠自己的日子,她就不行。” 郑小娥还挺实在的。虽然已经快火烧眉毛了,她依旧没有骗人,让幸芳帮她给郑秀保媒。 郑秀就不是当军嫂的料。她是个柔弱的文艺女青年,肩不能挑,手不能抗。郑小娥只是想要她留城,却不会为了让她留城,而说谎话骗幸芳。 幸芳觉得郑秀没郑小娥说的那么柔弱。那姑娘幸芳接触过,知道她性格坚韧,没有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