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这些文人学士,便被当时的人称作“北门学士”。】 “修书?参决朝廷奏议?” 刘彻笑了笑,恐怕这“修书”只是名义之事,实则还是为了后面那“以分宰相之权”。 而且如此多的文人学士,尽归那武则天所用…… 刘彻不得不在心底赞叹一声,不愧是能一步步走上女帝的位置,这前面铺垫的底子可真是厚啊。 【所谓“北门学士”这一批人,对于武则天其后的发展和走向等,算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原因。】 【首先武则天非常清楚,她深居后宫,要想稳住和驾驭政事,必然需要建立一支属于自己的亲信力量。】 【然而当年曾为她争取皇后地位出过大力的亲信们,十多年来,大都被淘汰殆尽了,也是因此,武则天准备重新建立一支新的力量,来作为自己治国安民的利器,而这就是这批“北门学士们”。】 【再有,李治的提议被阻后,武则天身边的这些人,名义上是修撰著作,实际上就是武则天的智囊班子,而且这批“北门学士”组成的智囊班子,为之后给武则天造舆论,定主意等都出了很大的力。】 【另外“北门学士”不仅帮助武则天分减皇权和相权等。 这些人在有关国家的经济,军事,文化,政治等方面,也为武则天出过不少良策。】 【可以说,“北门学士”从组织起来,直到武则天登基称帝的二十多年中,使得武则天不仅在皇后的位置上坐得稳稳当当,在李治去世之后,又能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并逐步造成改唐为周的形势,这些都是与“北门学士”分不开的。】 秦王宫。 嬴政不由得点头。 又是和刘彻一样,也是不得不赞叹一声。 此女政治手腕了得,甚至颇有心得谋略。 【然后我们再接着往下说——】 【永淳二年,即公元683年,李治驾到奉天宫,当时武则天自从封泰山之后,又是劝李治封禅中岳,只是因李治患病而中止,再之后不久,李治便命他和武则天的第三个儿子李显来代理国政,宰相裴炎,刘齐贤,郭正一等人协助理政。】 【后来李治从奉天宫回东都,病情加重,于同年十二月就驾崩了。】 【而其临终遗诏为——太子李显于柩前即位,军国大事有不能裁决者,由天后决定。】 【于是四天以后,李显即位,是为唐中宗,然后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也是由此,武则天再开启以太后身份,而临朝称制的时期。】 唐朝李世民时期。 李世民算了算,他的雉奴竟只活到五十六岁。 这些又是一声叹,然后看了看已经被观音婢哄好的儿子,不禁摸了摸对方的脑袋,心想刚才也许该再轻点打才是。 【我们再来接着说武则天临朝称制期间,于唐朝所发生的各种事情以及变故等,这是武则天能够称帝的重中之重——】 【如嗣圣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