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该不会吧,到底也只是个十多岁的半大孩子,能惹出什么事?” 粱远山苦笑, 聪明孩子, 他们如果想针对人,有的是法子。 在谭文森心里, 从小到大,他最在乎的就是姥姥和姥爷, 在为人处世方面,受姥姥姥爷影响很大。 谭文森不想姥姥姥爷为自己担心, 不管内心怎么想,他对外表现出来的一切, 看在外人眼里, 他一直是个聪明懂事的孩子。 在外人看不到的地方,那才是真正的他。 为人处世可以学, 人的脾气秉性却很难改, 谭文森也没想让自己改。 仁义礼智信, 这些说起来好听的词,并不能保护他自己。 他从小就知道,一个人如果想活的稍微好一点,就得凶狠一点,这样别人才敢轻易侵犯你的领地。 以前他太弱小,脑子和身体都很弱小,没法反击,没法把事情做的滴水不漏。 现在不一样了。 谭文森不知道欧成海的猜测是不是对的,如果是错的就罢了,如果欧成海的猜测是对的,谭文森已经在心里列出了名单。 梁家是老北京人,清朝时期家里就有人在朝廷做官,康熙时期,最高做到过一品武官,属于祖上阔过的人。 朝代换了,底下的人还是那些人,粱家的人脉还在。 粱远山对这个外孙有多看重,和梁家有来往的人家都知道。只要找对人,他想做的很多事,都可以神不知鬼不觉地做到。 谭文森去了医院一趟,拿姥爷的药方抓了几副药,然后去找之前见过几面的关家人。 关晗之,粱家旧识,在他面前,谭文森要尊称一声叔叔。 往祖上追溯,以前梁家人外出打仗,关家人就是随从军医。清朝时,关家人也出过御医,不过清朝没了,关家也没落了。 后来,抗战时期,关晗之的堂叔,举家迁居香港,留下他们这一支。 前两年搞四/清的时候,关家人的阶级成分就成了中医院某些有心人攻击他的借口,关晗之从中医院的院长变成普通大夫。 半个月前闹的凶,他又被拉出来当作典型,受了不少罪,现在被关在城外农场一处牛棚中。 谭文森提着从中医院新开的药,坐公交车,下车又走了两个小时的路才到那个农场。 他说他要进去找人,人家不让他进,他找了个合适的位置,翻进去。 谭文森到的时候已经是中午了,这么大的太阳,路上都没人,谭文森顺利地找到了在牛棚中的关晗之。 “关叔叔好。” 关晗之正在打扫卫生,听到人叫他,他直起腰:“是文森啊!” 关晗之左右看了看:“屋里邋遢,就不叫你进来坐了。” “不坐。” “你来找我啥事儿?是你爷爷又不好了?” “劳您惦记,我爷爷还好。” 关晗之给他一张小板凳,谭文森接过,在门口坐下。 “你爷爷住院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