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如大明一般,明商又岂会不远万里来大唐投资?没有他们投资,又谈什么富强?”噼
“哎……”
李经方长叹一声,倒也没有说话,
听着大公子的叹息,王闿运说道。
“唉,眼下欲谋国家之富强,只能先苦一苦百姓了,待到将来,厂子多了,国家富强了,百姓的日子自然也就越来越好了,眼下也只能如此了……”
看似悲天悯人的一声长叹之后,王闿运又继续抽起了他的烟袋锅子,而李经方则有些惆怅的望着车外,望着眼前这座钢铁之城。
几天后,王闿运从大连乘船离开了辽东,在抵达青岛,抵达这座因军港而兴的海滨城市时,他看着泊停在海面上的巨轮,看着数十艘小艇围在巨轮边,成千上万的移民满面欢喜的踏上巨轮,他的心不禁念道。
“大明啊……到底是什么样的盛世,居然能让人如此心驰神往啊!”噼
其实,对大明王闿运也和很多人一样,那也是充满渴望的,他一直希望能够去一趟大明,好好的瞧瞧他们说的那个什么“桃花源”。
什么桃花源。
什么天国。
什么“天下未有之盛世”。
所有的一切都让王闿运好奇的很,当然了,他同样也好奇那位盛德皇帝是如何在西洋人的地盘上,居然成就那么一番基业。
作为帝王术的传承人,王闿运好奇啊!
就像往西天取经的唐僧一样,王闿运也希望能够在大明取得真经,为他的帝王术拾遗补缺。噼
三天后,王闿运终于登上的“神州号”移民船,这艘21900吨的移民船,是帝国建造的最大的移民船,吨位在全世界仅次于“大东方号”,不过与孤零零的“大东方号”不同,“神州级”移民船一共建造6艘,自其建成起,一直帝国移民的主力。
在“神州级”移民船,带着王闿运这位帝王术的传人踏上前往大明的旅途时,在徐州,不对应该是京城的大明帝国大使馆里,在大使办公室中,手中端着酒杯的左孝勋,正在那和李长庚这位帝国大使聊着天。
他们聊的无非就是此次左孝勋辽东之行。
“哦,这么说来,大公子是希望以公子的威望吸引帝国商人前往东北投资了?”
品着杯中的红酒,李长康的眉头紧皱着。
“确实如此。”
左孝勋笑道。噼
“看来,公子之争,比我们想象的来的更早啊。”
所有的“公子之争”,指的是李皇帝的几个儿子,直到现在李皇帝都没有给儿子们封王,当然也没有封太子,不是不封,而是不能封的,因为长子不是亲生的啊!当然他可是公开说过——李经方就是他的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