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5章 看片会(2 / 5)

不时有人出声夸赞着苏哲:

“苏老弟,你现在可火了,我看这部电影啊,光看你的名头,也至少7、8亿!”

“小瞧苏哲了,我觉得至少十亿!”

苏哲听着他们的话,虽然被拍马屁了,但心里并不觉得高兴。

他忍耐了整场看片会,等电影播放完成后,也没有收获惊叹,只有虚假而热烈的掌声和夸赞声。

这些所谓的电影公司高层们,早就失去了对待电影的热情,以及欣赏电影的心。

甚至有可能从未有过。

但他们虽然不懂电影,但懂明星,对苏哲非常信服,纷纷给出了最好的条件。

一般来说,发行公司分账10%。

听起来不多,但这是票房分账,不是利润分账。

票房交税后,要分给电影院57%,只剩43%,其中发行公司10%,制作公司33%,相当于发行公司要分走四分之一左右的利润。

但发行公司们想要拉拢苏哲,当然不会给出这种制式合同。

各大公司基本上都在5%-7%左右,甚至还有人大胆给出10亿的保底合同——

如果超过10亿票房就正常分账,如果不到,发行公司哪怕自己赔钱,也要给龙傲天3.3亿(10亿的33%)。

这对于制作方来说是稳赚不赔的买卖,诱惑极大。

但苏哲信心比他们更足,根本看不上这种反向的对赌合同。

在他思考发行公司条件的时候,群星公司的代表突然喊道:

“3%!或者20亿保底!”

所有人都被他吓了一跳,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

哪怕是顶流,通过粉丝经济,能拿到3、5亿的票房就很红了;能超过10亿,还得看影片本身的质量;至于超20亿?

不能光靠质量,必须引发观影热潮才行。

但没有人敢保证,自己的影片一定能引发热潮。

苏哲都不敢这么说,他心中定的底线是15亿,没想到群星兄弟比他更有信心。

难道这就是所谓的“敌人比你更了解伱自己”?

这让他好奇地看向对方,发现对方是个三十岁左右的男子,穿着修身的黑色西服,衬衣扣子系到最上面,还打着一条亮色领带。

这算是时尚西服了,不是工装,但在一众年纪不小、穿衣休闲的高层中间,他就像一个保险推销员混入其中。

“我叫江友亮,群星的发行部总监。”他向苏哲露出自信的笑容,大声说道,“苏老师,相信我们群星是最有诚意的公司。”

其他人一听,立即露出嘲讽的笑容,讽刺了几句。

大概意思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