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183章 南蛮之变(上)

第1183章 南蛮之变(上)(2 / 3)

初期之间这些少数民族如何难以相处,如何比较刁钻等等印象。

而来到大唐之后,他又根本没有了解过当地的百姓,所以他才在各个方面都加强了力量来处理这些当地山越之民的事情。

但李恪忘记了一件最根本的事情,在大唐,这些山林里面的山越之民,他们几乎大部分都是处于温饱的挣扎线,很多部落的生活都出于极度原始的状态,活着就是最大的追求。

另外就是,一些乱七八糟的信仰和传统根本没有在这里成型,只有一些原始崇拜之类的,民族问题远远没有后世那么难以处理,或者说有没有形成民族都是一个问题。

在这样的情况下,当李恪的思想进入这里的时候,可以说是第一批侵占了这些最淳朴的,刚从原始状态走出来的山民思想。

恐怕李恪都无法想象到,在这山越之地里面,李恪所传递的一切说法,所传递进来的一切规矩在这里的影响力反而是最大的!m.gΟиЪ.ōΓG

也就是说,李恪反而成为了这里最大的信仰!

这就导致,大唐对当地的统治力以恐怖的速度在加深,这也是为什么大唐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面,彻底消除了当地六诏的影响力,原本的南诏也迅速成为了大唐的一个州郡。

而在这里,响应大唐征兵政策,成为义务兵的山民士兵也是最多的!

因为从来没有一个人彻底解决过这些人的温饱问题,从来没有人一个人彻底解决过他们当地的人生病救治问题,从来没有。

但是李恪做到了。

通过澜沧江的反向运输,每年大量的,不计成本的粮食、食盐以及各种低廉的布料运送到云贵之地,让李恪在这里的影响力达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高度。

恐怕也就唯有青海能跟这里相比。

只是李恪自己还不自知而已。在历朝历代里面最难解决的南蛮,现在是大唐秦王最忠实的追随者,连原本整个剑南道都要算上,因为这些地方也是以山民为主。

云南州,普洱郡,新部。

新部归附大唐已经一年有余,他们也是从大山当中迁徙而下,居住在普洱郡的最南侧,再南侧是几个独立的大型部落,不过那里暂时没有依附大唐。

新部按照大唐上面的划分是一个乡镇,但其实人口并不多,因为这里考虑到了后续其他部落的逐步迁徙,所以规划为了乡镇。

但实际上整个新部只有不到五百人居住而已,但因为这里规划为了乡镇,所以大唐云南州的刺史也是要负责这里的粮食问题,鼓励当地的商队向这里运输粮食,然后再回收新部收集起来的药材,再将药材运送回昆明附近进行处理加工。

不仅仅是粮食,一些布匹,食盐都是要运送给他们,这些商队会有大唐朝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