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116章 造反的开始都是读书人

第1116章 造反的开始都是读书人(2 / 3)

士数量就更少了,而在大唐原本参与科举的门槛就不低,进士录取数量虽然很低,但实际上要远远高于后面的明清时期。

但即便如此,大唐每次录取的进士不过二三十人。

固然是因为录取的人数少,但同样也因为参与考试的人本来就是少。

而现在……仅仅长安就有三万多人考生,注意这是达到了考试标准的就有三万多人,如果算上全部学生呢?

这个学生数量怕不是冲着十几万去了。

这光是长安周围啊,虽然说长安算上周围人口大县大约有接近二百万人了。

那大唐全天下有多少读书人?而这一次符合考试标准的考生又有多少人?

如此庞大的数量,这些门阀世家不知道后世的情况,但他们知道大唐的情况。.GóΠъ.oяG

大唐每次参加科举的人数多少?就算最简单的秀才试,人数也不过就是数千,而进士和明经试,人数更是只有二三百,甚至更少。

而现在呢?光是长安周围就是三万多!十倍都不止!

并且这次考试都不是最简单的考试,听说是殿下设立的较为高级的考试了。

虽然他们不知道最后考试出来的人才到底如何,但光是这个数量就让所有人觉得惊恐,觉得更加的直观。

难道殿下所言,天下皆是读书人,或者不敢说天下皆是读书人,但天下皆能识字的事情真的会发生吗?那个时候,大唐会强大到什么样的地步?

而……那个时候,大唐真的能够稳定吗?

历朝历代造反的最开始不都是读书人吗?不管他是什么样的出身,但肯定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读书人。

史记当中记载陈胜吴广,说“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说陈胜吴广是第一次反抗暴政的农民起义。

好像他们两个人也是农民一样。

但实际上,这些门阀世家都很清楚。首先陈胜吴广就不是百姓,这二人当时在秦都是有官职的,而且本身也有贵族背景。

要知道,陈胜字涉,吴广字叔,而且这个姓和字都不是在他们出名之后取的,是本来就有的。

这已经足够说明问题了,要知道连大汉的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刚开始都没有名字的。

刘邦刚开始是因为在家里排行老三,所以称之为刘季,等功成名就之后才有了名字。

除了名之外,这二人还有字,已经能说明很多问题了。

至于说第一次所谓的农民起义,门阀世家更多的都只是看一看了。因为他们都很清楚,百姓是最容易被裹挟的,而所谓的第一次,那可不是第一次呢,因为秦始皇统一六国,作为整个中原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

那才有了农民,有了起义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