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876章 参观定策

第876章 参观定策(2 / 3)

日后要是因为国家的税收短缺,再想弥补农税可就没那么容易了。”唐俭也跟着开口道。

“我也反对。”长孙无忌这个时候也开口了。

“李尚书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李世民有些好奇的问到,因为税收也就是大唐开始征收商税,自古以来,只要说到税收几乎都默认说的是农税,可见农税在历朝历代的重要性。

士农工商也说明了一切问题,现在李嫣却大胆的说要彻底免除农税。这是什么概念?

这不相当于让大唐国库少了最大的一块收入吗?

李恪在旁边没有说话,也没有参与进来,因为这些事情并不是李恪跟李嫣说的,而是李嫣自己所想的,他也想听听李嫣的想法。

用李恪亲身的经历来说,历史上的各个时期李恪不知道,但就他所最熟悉的后世建国之后从最初的拥有农税,然后当降低,最后一直发展到开始给农民补贴。

这中间的过程基于什么样的发展策略,说实话,李恪并不清楚,他上辈子也不是国家决策人员,看不到国家发展的数据,这辈子他虽然可以接触到这些了。

但双方的社会性质就决定,大唐跟建国后的中国不同,有很大的差别。

“我这个基于殿下的货币论而做出来的调研,其实从古至今、历朝历代,我们华夏中原百姓都有一个特点,就是习惯于未雨绸缪,有一些有钱的百姓家,总是会存一点钱在家里面,用来应对不时之需。”

“这种习惯从普通百姓到门阀世家到大唐的方方面面,每个人都深受影响。但对于最普通的百姓而言,其实他们能够存下来的钱并不算是太多。而这些钱最后总是会被他们添置家里面的一些大件,比如说一口锅,修缮房屋,儿女结婚,购买一匹牛、驮马等畜力,由或者打造犁铧等等。”

“总而言之,一个国家的经济想要繁荣,光是依靠门阀世家是不行的,因为他们无论如何花钱,赚的钱也比花的要多,如果有一天这种情况反过来了,那么这些门阀世家稍微英明一些的家主立刻就会做出改变。”

“也就是说,世家门阀能够存在的钱远远超过百姓,这是对经济不利的,所以我们要想办法让百姓先富起来,藏富于民。百姓富裕了,国家就富裕了。这个理论想必现在大家都懂得了。”李嫣笑着开口道。

众人都纷纷点了点头,这个经济流通的理论,李恪已经写了一本书出来,都是基础经济流通的理论,几乎是整个朝廷大员所必须要都读的。

虽然李恪没有强制,李世民也没强制,但是这些大臣们自己都很清楚。

“但现在的这个问题就是,我们大唐能够让百姓富起来的渠道太少,说的通俗直白一点,就是我们要想办法将钱给到百姓手里面,但是这种渠道太少!因为目前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