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642章 我证明打西域不是为了葡萄干

第642章 我证明打西域不是为了葡萄干(2 / 3)

,然后跟随裴行俭前往萨珊波斯,你负责作战任务,而其他的行动方面以裴行俭为主。”李恪交代了一句。

“殿下那不就是让我听他的嘛!咱们去波斯哪有什么作战任务。”刘义龙撇撇嘴,他又不是不知道,大唐的身份去了波斯,虽然不至于说是让人家害怕,但是也肯定是座上宾。

他们能有什么作战任务?就算是阿拉伯也不可能对大唐动武的,更何况他们初期好像并不接触阿拉伯。

“让你听你就听,谈判方面你懂吗?你懂就你自己去,我正好让裴行俭去一趟罗马。”李恪淡淡的开口道,所谓远交近攻,大唐跟罗马之间确实有结盟的可能。

罗马,就是拜占庭,大唐称之为拂菻lin国,但实际上拜占庭是后世历史学家的称呼,实际上这个时期的拜占庭一直都认为自己是罗马正统,而他们的国民和他们自己也一直都称呼自己为罗马,称呼自己为“罗马人”。

所以李恪叫他罗马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罗马在原本的历史上因为阿拉伯大食的崛起,曾经在大唐期间七次谴使前往大唐,非常重视和大唐的关系,至于原因,自然是因为大食的威胁了。

因为双方位于阿拉伯的东西两侧,没有任何战略冲突,而相互结盟的话确实对阿拉伯有很强的限制作用。

不过其实大唐早就知道现在的罗马跟曾经的大秦、罗马的区别,所以没有继续称呼他们为大秦。

古罗马之所以被当时汉朝称之为大秦国,是因为当时的中亚、北亚人习惯称中国为秦,因其国势强盛,文物、制度堪与中国媲美,故呼之为大秦,西域大秦。

在《后汉书》《晋书》等当中都有记载,可想而知,虽然大秦帝国短暂,但是却威名赫赫。

主要原因也是秦国在没有一统六国之前就将西域揍得跟儿子似的,那个时候的西域对大秦的影响就是强大。

“额,这个还是算了,让他跟臣一起去吧,那些弯弯绕绕之类的臣不会弹,要不然殿下您给臣写个策略,臣背下来,就直接按照这个执行,不管对方怎么弄,臣就按照这个,那臣应该没问题。”刘义龙噎了一下,然后就开口道。

“算了,你还是负责打仗吧。”李恪有些无语。

裴行俭跟随李恪这么长时间,其实已经算是历练出来了,李恪这次之所以将他给带上,还有另外一个任务,就是等他回转大唐之后,这里需要驻扎一个人相当有眼光的人,这个时代,说实话,跟随李恪被一首培养起来,接受新思想的裴行俭是个合格的人选。

跟裴行俭交代了一番,除了留下已经卸载一空的秦王号之外,裴行俭带着其他的所有大型船只前往了西域。

送走裴行俭,李恪在这港口住了十几天,就等来了戒日王朝的第一批粮食物资,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