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622章 这才是真正的双赢

第622章 这才是真正的双赢(2 / 3)

长安附近这个产量不会增加了,维持一年压印二百万贯的产量足够了。

而这一百万贯基本后续都会先运送到岭南道这里来,先将岭南道和真蜡附近的所有货币都给兑换了再说!

另外李恪还交代了悦来商行,准备在岭南道这里直接建造一个铸币厂,将这里的产量也提升到一年二百万贯左右的压印量。

按照《象林条约》第四条,真蜡王室不得将大唐的货币运送到其他国家,但是这一条李恪是故意这么规定的,因为你越是拒绝,就有人越是要铤而走险。

不用想,真蜡“民间”会有大量的人跑到骡国等国家收购各种铜币,然后将这些铜币运送到真蜡,接着再兑换成大唐的铜币。

一成的损耗对李恪来说,即便是算上运输费,也基本可以维持持平,如果考虑到李恪压印的钱币根本不是纯铜,而是铜铁锡等合金,是根据仓库里面给出来的一种比较简单的合金铸造出来的话,那么他就有了微弱的利润。

这些利润看似不高,但铸钱有利润本身在古代来说就算是传奇了,更何况如此精致的钱币更是如此。

随着钱币一起推出的自然还有相关的政策,比如说岭南道、林邑等范围内,在两年之后,将不会再承认其他的任何货币进行流通,到时候这些货币只能到官方兑换点兑换成为现在流行的大唐钱币。

至于如何执行,很简单,大唐目前所有的商人,海商等等,到时候如果还使用其他的货币,那就要罚款了,只要这些所有的商人等都不使用这些铜钱,那么民间自然也就不会使用了。

除了货币改革之外,药材厂也在岭南道外加林邑开始执行,在岭南道的十个州,靠近那些山民部落较多的地方,都由悦来商行展开了一个个的兑换收购点,跟山民部落收购相关的药材,并且向这些山民优惠出售粮食。

除此之外李恪又以岭南道的市场价开始大量的收购岭南道的粮食,这个市场价将会持续稳定一段时间,如果因为李恪的收购导致粮价高于这个市场价,他会将手里面的粮食放出来相当一部分,用来平衡岭南道的粮价。

整个原岭南道的药材收购及其山民登记,还有收粮,出粮平衡物价的相关事宜,李恪都交给了李嫣来负责,而在林邑这里,长乐是最高长官,辅助的则是由武珝来负责。

将这些事情安排好之后,李恪本来就准备直接出发了,谁知道,早已经开始充当起了“海盗”的物部村下,给李恪送来了一个新的消息。

他把丹丹国给干了,丹丹国的王室、贵族被物部村下给屠戮一空,目前丹丹国处于了物部村下的掌控之中,他请秦王殿下前去“攻打”丹丹国。

知道这个消息的李恪有些无语,你这主观能动性,过分了啊,都开始帮我灭国了?虽然丹丹国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