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612章 进来容易走可就难了

第612章 进来容易走可就难了(2 / 3)

那些贵族汉人未必会跟他们通婚,但是普通的百姓肯定逐渐的会接受的,毕竟这些百姓有相当一部分也是岭南道的汉人,他们本就差距不大。

这么说的话,后世东南亚这些国家的人,几乎都可以说是汉人和当地居民的后代了。

好像连那些所谓的马来人都有中原汉人的血统。

想通了这一点,李恪突然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好像大唐在这里执行统治的话,统治基础不知道比西域要高了多少倍!这里的百姓几乎可以无缝融入大唐!因为这里的文字,语言等等几乎都可以说跟大唐没什么区别。

“那施老,第二个问题,就是我之前跟岭南道的人打听,说是林邑等国的百姓都比较懒惰,种田都是随便放火烧山,随便种植,因为这里一年可以三熟,所以他们即便是这种随便种植都饿不死。为什么是这样呢?”李恪又问道。

施纪立刻苦笑了一声:“殿下,这么说,对也不对。之所以说对,是因为现在的情况,或者说之前的情况确实是这样的情况。”

“但说不对,是因为,并不是百姓们真的懒惰不想种田,当然我不排除肯定是有这样的人,但是绝大部分人并不懒惰,但他们之所以懒惰是因为……勤快要缴纳更多的税啊!”

“最早之前的林邑并不是这个样子的,但是因为林邑王室和贵族穷奢极欲,他们想要有更奢侈的生活,就要跟百姓征收更多的税收,但林邑的土地很多都被这些贵族给纳入了自己的财产当中。有很大一部分的林邑百姓都是只能给这些贵族充当佃户。”

“而另外一部分还有自己田地的就是林邑王室主要的征税对象,但是可以征税的百姓越来越少,征税的比例就只能增加。”

“然后有一部分百姓就想出了一个办法,反正种的田再多,都被收税收走了,不如种在一些野地里面就好了。于是不少人直接在荒野里面撒一把种子……这些也不算是田产。”

“至于那些给贵族种田的佃户,反正不管他们怎么种,只能拿到固定的粮食,他们当然不会用心去种了。”

施纪说完之后苦笑了一声。

李恪:“……”

还有这种操作?只是他也有些无语,好像这些小国出现再离谱的操作都是可以理解的,所以这就是公社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区别是吧?大概是这个意思。

只能说这些小国的操作……让人看不懂,你说他们不懂这样百姓活不下去要造反吗?

肯定是懂得,但是懂还这么干,李恪也想不通。

算了,不仅仅是这些小国,中原王朝离谱的操作也不少。

这不是正便宜了自己吗?

“原来如此,多谢解惑,那这么说来,等我给这些百姓分配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