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5章 改变(2 / 3)

这一片至少有二三十个大大小小的部落,也许有几十万人,多吉来了一个多月了,他不知道这里有多少人接受了殿下的思想,但是光是他培养出来,愿意为殿下传火的人就已经有好几百了。

至于他们各自又传播了多少,多吉并不清楚。

多吉给他们的建议是先从他们的家人、亲戚、朋友开始,因为这是很容易掉脑袋的事情,一些思想先告诉他们的家人,就算是他们不理解,但是也不会告发他们。

这第四个聚集地,他不知道多久可以传遍,但是根据殿下的商行传递来的消息,前面的三个聚集地,已经有人逐步的联系上了商行。

那三个聚集地几十个部落,加起来几十万农奴,恐怕现在至少有一大半都接受了殿下思想了吧。

就像是殿下所说的那样,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当殿下的思想在农奴间流传的时候,多吉就知道这股火焰永远都无法扑灭,迟早有一天这些农奴兄弟们会将这吐蕃那腐朽的贵族统统烧掉!

虽然他不知道自己能不能看到那一天,但是他很期待!

……

李恪不知道吐蕃的情况,但是他知道,有些思想,一旦传播出去必然会造成巨大的影响,吐蕃已经不是威胁,他现在要准备的就是在岭南道和东南亚进行布局。

而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成立大唐海运商行,在距离他准备出发前的二十天,李恪通过悦来商行的会员在长安城将消息放了出去。

不过让李恪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准备召开这次会议前,他收到了一个让他有些意外的消息。

“你确定是刘召让人传过来的?”李恪有些好奇的看着手里面的这封密信。

“是的,殿下。你让我们一直都关注着他们的动向,我们的人在高句丽境内一直都关注着他们,在不久之前他们回去高句丽之后,我们悦来商行的两个人“无意”中让他听到了我们是大唐“探子”的事实,以此来测试他们是否对渊盖苏文还忠诚。”

“给他“无意中”泄露了身份之后,他刚开始表现的好像不知道我们的身份,也没有人来抓“泄露”身份的探子,大约在十天前他突然找到了其中的一个探子,说是有重要的情报交代给大唐的秦王殿下,他是遮住面孔接触的,不过我们的人还是从声音确认了他的身份,他以为我们不知道他。”

“这份情报就是他送回来的。”田蒙给李恪解释了一下。

李恪点了点头,然后将这份情报给拆了开来。很快,里面的信息就让李恪微微点了点头,“你看看。”李恪将情报递给了田蒙。

刘召传回来的消息很简单,渊盖苏文认为刘召他们跟大唐有“血海深仇”,所以更加信任他们了,给他们安排了非常艰巨的任务,让他们训练死士,是那种只忠诚于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