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324章 我们这样这样这样

第324章 我们这样这样这样(2 / 3)

有用吗?李恪只能说,房玄龄和魏征太高看李泰了。

在李恪的房间里面,有着数千条关于李泰的日常行为活动的调查交叉对比,同样在那里也有李恪对李泰完整的性格行为侧写。

就拿李恪从西域回来,在城门口遇到长孙冲那次行为来看。

李恪发现长孙冲的时候,长孙冲身边也就跟着两个人,而当时李恪很确定长孙冲的周围没有其他人,因为李泰这种皇子的衣服是非常显眼的,如果他在长孙冲的身边,李恪当时肯定看的到他。

也就是说,李泰当时是在附近,然后他同样听到了李恪的声音,所以他才赶到了现场。

而李泰之前跟长孙冲之间的关系,其实也就是普通,但他突然邀请长孙冲出去一起打猎游玩,可以分析出,李泰对长孙冲有所求的。

长孙冲本身无所谓,那李泰的目标就只有长孙无忌了,对长孙无忌有所求,那还能是什么?不就是希望长孙无忌支持他吗?

而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对另外一个人有所求,并且邀请对方去共同做某件事的时候,在心理学里面,这个人会下意识的选择他认为最好的拉近关系的社交场合。

而在李泰这里,他认为第一次接触对方,最好拉近关系的社交场合是打猎。

为什么李恪笃定李泰是第一次试着接近或者说拉近跟长孙冲的关系?因为从行为心理学上来讲,当你跟一个人的关系已经成功达到了你心目中第一步的目标,也就是拉近双方的关系之后,第二次进行邀请的时候,你会跟对方共同出行,而不是在接近目的地的时候再出发。

城门那个地方,无论离长孙家和还是离李泰府上,距离都挺远的,而且事后田蒙他们送来的情报也显示,李泰的侍卫和马匹都已经在城门附近准备好了。

所以这肯定是第一次,而李泰认为第一次拉近关系的最好社交场合是打猎,但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来说,这显然不是最佳场合。

尤其是李泰根本就没有去考虑长孙冲本身的喜好,而是按照他自己的喜好来的,这件事已经充分说明两件事。

一、李泰喜欢打猎,其二,李泰并不在乎长孙冲这等人的看法,也就是他的心智并不算是很成熟,而是依然下意识的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行事,他将对打猎的喜好甚至放到了有可能为自己未来打好登上皇位基础的长孙冲之上。

就冲这两点,李泰就不可能做到李世民这种勤勉勤政的状态。

更何况,李恪还有上千条关于李泰行为模式的分析,不夸张的说,李恪都比李泰清楚他自己是个什么样的人。

“二位,我问几个问题。”李恪笑着道。

“殿下请讲。”房玄龄开口道。

“我父皇今年几次长期离开过长安城?”李恪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