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233章 或许这对他来说是好事

第233章 或许这对他来说是好事(2 / 3)

“殿下,那臣明日就启程了。”李靖向李恪拱了拱手开口道。

“可以,做好准备就出发吧,刚刚的圣旨我还没看完,谁留下?”李恪问道,李世民的圣旨里面写了让李靖、侯君集、契苾何力班师回朝,李道宗,薛万彻,薛万钧兄弟统领五万大唐精锐驻守西洲。

李靖心生感慨,看似秦王殿下好像很平静,但其实内心却很悲伤,殿下也是一个仁孝之人啊,心情悲痛之下连陛下的圣旨都没看完。

“回殿下话,臣,侯君集,契苾何力班师回朝,明日臣和侯君集先行一步,契苾何力后续赶来。李道宗,薛万钧、薛万彻兄弟率军镇守西洲,随同殿下处理西洲事宜。”李靖轻声开口道。

李恪回过头看了看,然后叹了口气道:“诸位刚刚回来,本想给诸位接风洗尘,却没曾想天有不测风云,故恕难给诸位将军接风,改日回长安之后,我再请诸位喝酒。”

“殿下节哀,此等国哀之事,天下同悲,我等也亦无此心思。不过还请殿下保重身体,西洲之事刚走上正轨,还得殿下您主持大局。”李靖面色认真的开口道。

“我知道。”李恪点了点头,“你放心,西洲之事我不会耽误的。”这点就不得不说大唐的相关规定了,虽然大唐乃初立,李渊算是第一个国丧,但是李渊早在建立唐朝之初就定了规矩,唐朝的丧葬制度是按照《周礼》来进行的,非常的复杂和严苛。

当然这些都是对于有阶级,有权利的人而言的。

但是对外方面,像是李恪他们这种对外作战的情形是有特殊规定的,一切从简。其他的方面,李渊制定的规定对百姓的影响很小,比如说百姓在一月之内不允许嫁娶,娱乐性场所一百天内不开放。四十九日内不允许公开屠宰,也就是说宰杀牛羊之类的要在房内,不允许在公共场合见血。

这已经算是影响较小的了,至少目前的大唐是这样的。李世民目前应该是已经开始服丧,那目前的大唐一切朝事都将由太子李承乾代为处理。

送李靖他们离开,李恪自己回到营帐,差人取白绫一条,然后系于自己的额头之上,充当孝服。

为李恪系上之后,李恪身边所有的侍卫都默默的自己同样裁了白绫一条系于额头之上。

而随着这些侍卫的行为,这个消息也很快向四面八方传递了出去。

卢海他们都默默的保持着跟李恪同样的行为,除此之外,卢海还让人将所有跟红色等相关艳丽颜色一样的东西都撤掉。随着消息通过悦来商行内部不断的扩散,遍布大唐各地的悦来商行成员,都开始默默的执行相同的行为。

外人并不清楚,但是卢海他们每个人却都知道,他们不是因为大唐的太上皇驾崩了,而是因为殿下的悲痛和哀伤。

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