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第118章 蜀王殿下你还嫩了点

第118章 蜀王殿下你还嫩了点(2 / 3)

怎么可能让这些消息隐瞒。

李恪在朝堂之上所说的话,都一字不落的传遍了整个长安城。

“果然!没想到蜀王殿下因此而受到了陛下责罚!不过蜀王殿下这几句诗写的是真的好!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

“是啊!这写的豪气十足啊!没想到蜀王殿下有大才!”

“痛快!太痛快了啊!蜀王殿下骂遍朝野!这些人就该这样,抢夺别人东西还说的振振有词。”

“蜀王殿下骂人的那一首一句诗也写的太形象了!他们的嘴脸果然丑陋!”

“不知道明天兰陵先生又该如何点评。”

“能怎么点评,肯定是要隐晦一点,不然要是被抓住把柄的话,那可麻烦了,没看到蜀王殿下的最后结果都不好吗?”

一向拖沓的大唐朝廷以前所未有的效率跟李恪这里交接了大唐周报的相关信息,其实没什么好交接的,报纸这东西解决了纸张和印刷之后,就没啥技术含量,古人一看就能明白。

只是让李恪没想到的是,交接的同时还有李世民的一道圣旨,严禁李恪再折腾什么大唐日报,大唐月报之类的东西。

看到这个圣旨,李恪就有些感慨,谁说古人不懂的?这不是挺会举一反三的吗?这种小手段,古人都会玩,他们只是受限于眼界而已,圣旨的背后必然是李世民跟长孙无忌等人相互妥协的结果。

至于大唐周报日后不会再用李恪这里的印刷厂,他倒是不在乎,本来印刷术在这个时候就有了雏形,历史上之所以没那么快普及,是因为有人不想让它普及,别以为古人真的什么都不懂,看不穿这些事情。

但是现在李恪已经弄出来了,那就没有遮掩的必要了。

历史上的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花了将近四百年才改进,是因为技术难度真的那么高吗?

并不是,主要就是一,有足够的工匠而没有那么多的印刷品,门阀世家掌控印刷技术,最多是内部流通,或者是给皇室印刷,需求量小。雕版难度低,而且更好用,足够了。

二,就是没有动力,改进这些干什么?没什么奖励不说,而且还会被人控制,当然不会有人改进了,到了北宋年间,科举的改革,寒门数量的逐步扩充,印刷的数量越来越多,活字自然应运而生。

现在李恪发展出来的印刷术都是两者皆存的,活字印刷用来玩报纸之类需要经常变更内容的,而雕版印刷用来印刷书籍,内容不会变,雕刻一板之后经常可以用。

朝廷交接完大唐周报,长孙无忌这边已经第一时间联系了荥阳郑氏。

“你们的印刷成本能做到多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