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星火能不能手搓蒸汽机? 当然可以,在第六世,姜星火就从一个普通工人干起,在实业救国时期的各个化学、机械工厂里摸爬滚打,最终靠着自己的智慧与能力,自己开了几家化学和机械相关的工厂,并为抗倭运动提供物资支持。
那一世的结局,是作为明面上工厂主,暗地里特殊工作者的姜星火,面对必死结局,点燃了自己工厂生产的炸药,被子弹击毙后,进入倒计时的炸药也带走了工厂和工厂里的所有人。
近代工业的东西,诸如内燃机之类的当然就别指望了,那玩意根本不是个人能手搓出来的。
但不管怎么说,手搓西欧中古时代(公元500-1500)到第二次工业变革(公元1870-1914)这三百多年里,一部分科技点的能力,姜星火还是有的。
超前一些的有线电报这种东西,如果有最基础的工业体系支持,多花时间(20-30年),多砸金钱(几百上千万两白银),南京到北京的一条主要线路还是能建出来的。
但是,姜星火对于攀科技树的态度,还是一如既往。
引导与建立体系的意义,远大于自己手搓。
即便是出狱后,姜星火还是认为用环境去倒逼人,用制造力去逼制造关系,才是正确的路子。
至于以后什么限制皇权,那都是留给几百年后的种子。
眼下皇权专制对于支持他改造大明,才是更有利的。
“那【千里传文】呢?”郑和更进一步问道。
姜星火坦承答道:“顺利的话有可能二三十年,不顺利的话也有可能有生之年都出现不了。”
郑和点了点头,心中暗暗藏下了几许期待。
若是铁马能驱动船只,那么大明船只的性能,马上就能获得巨大的提升。
相当程度上无视是否顺风顺水,在这个时代是多么逆天的能力? 我大明水师,天下无敌啊! 等等。
郑和忽然皱起了眉头,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劲?
“姜先生。”郑和的红脸有些怪异,“咱们的话题,是怎么跑到这上边来的?”
听了这话,朱高煦也呆了呆。
对啊,话题什么时候跑偏到这里了? 好在最近几个月随着诏狱生活戒除酒色、多读书、作息规律,朱高煦的大脑清明了许多,他很快就回忆起了跑偏之前的内容。
说来惭愧。
话题就是朱高煦自己带跑偏的。
是朱高煦非要拿大明定都南京后,考虑迁都又放弃这件事来说事的。
朱高煦老老实实地复述了一遍。
“刚才讲到了陆权、海权、国际权力,庙堂是经济的延续,战争则是庙堂的延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