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脆将之前那个海黄和瘿木的笔筒也拿出来。
吴老看到两个笔筒没好气的抬手点了点他,这小子,现在捡到好玩意连他都不说了。
“吴老,不是啥好玩意。”
赵轩干笑了一声。
顾老和王老上前,砚台他们都看过,一人上手了一个笔筒。
王老对着赵七爷笑道:“赵老,还真是好玩意,虽然是清时期的,但这材料还真不多,瘿木的。”
赵七爷正在把玩那个砚台,他对古玩不是很精,但看到落款的希真二字,也知是宋朱敦儒的。
听王老这样说,他将砚台放下,拿着笔筒看了起来,面上一直带着淡淡的笑意。
吴老指着砚台道:“这是您外孙打算送给你的,淘来可是花了不少的功夫。”
赵七爷一愕,下一刻面上带着宠溺的笑容,看着赵轩道:“有这份心就好了。”
顾老看了眼自己手中的笔筒颇为愤怒道:“这不胡闹嘛,谁让你上这么厚的油?”
赵轩只得说及当时买来就是这样,乌漆麻黑,木材本身的纹理都几乎看不见了。
郭在军还没回来,倒是冯老父女俩走了过来。
这次赵七爷也起身相迎,看着冯老道:“老冯啊,去年一别,我本以为今年要多写一篇吊唁,结果你老小子还这么硬朗。”
冯老哈哈大笑,上前握住七爷的手道:“七爷,古语说人生百年匆匆过,我还差点年头。”
冯媛显然也不是第一次见七爷,所以没有介绍直接上前见礼。
赵轩微微有些吃惊,没想到两人如此熟悉,否则自己姥爷不会拿生死开玩笑。
他突然想到,冯老之前对他说过,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看来这老头也早知道自己的身世,
有点郁闷,全都瞒着自己。
“老冯,给你看一样好东西,这是我外孙送给我的。”
老头指了指砚台,这就开始显摆上了。
冯老拿起仔细看起来,看了会将砚递给自己女儿,让她说说。
冯媛看了会道:“宋朱敦儒的啊,还真是好物件,小轩,你从哪里请的?”
赵轩只得将在开封的一幕说了一遍,众人又夸这小子的运气逆天。
没一会郭在军拿了东西过来,众人没有写请帖,反而开始切磋起书法来。
轮到七爷,冯老亲自上前,换了一张宽幅纸铺上。
七爷想了想写道:
‘元巳清明假未开,小园幽径独徘徊。
春寒不定斑斑雨,宿醉难禁滟滟杯。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游梁赋客多风味,莫惜青钱万选才。’
几人见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