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文灯(2 / 3)

,道了一声谢。

拿到试卷,苏小小先通翻了一遍。

这一翻,苏小小汗颜了。

这里的试卷结构跟穿越前的语文考试有些类似。

前面都是一些问答题,最后一道占比很重的大题,只是穿越前是作文,这里是作诗词。

整份试卷的题量非常大,足足三十五页纸,难怪会考上整整一天。

其次全是填空和问答,一个选择判断都没有,不给任何瞎蒙的机会。

最后是不仅涉及语文,还有地理历史政治,没有只要灵活运用一元一次方程就能够解答的数术问题。

不过苏小小很快就释然了。

这可是个读书人掌握天地之力的世界。

才气是第一生产力。

这里的人自然会精研文学及相关的学科。

就这还仅仅是县试,考童生的。

府试,州试,京试,殿试只会更难。

看着巨大的题量,苏小小不再耽搁时间,忙把包裹打开,将笔墨取了出来。

除了笔墨,俞氏还在包裹里塞了一个装着清水的竹筒。

清水是拿来研墨用的,苏小小研好了墨,开始答题。

整套试卷共分为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也是前三十四页,都是吾所闻,亦称朝闻道,即涉及语文地理历史政治的填空问答题。

最后一页,是第二部分,作诗。

苏小小把吾所闻的内容一道一道地看去,最终确信,不至于一道题都不会,但会的不多。

统共三十四页吾所闻,联合她和原身的记忆,确切知道答案的不超过八页。

一半的一半都不到。

于是苏小小很快将目光落在最后一页。

作诗跟作文一样,会命题,如咏春,咏梅。

严苛一些的作诗还会限制用字,如咏春而不得出现春字,或咏梅不得出现梅字。

这次考试的命题是边塞诗,不得出现边塞二字。

说到边塞诗,苏小小第一个想到的是被誉为古今第一七言律的《登高》。

但苏小小很快就放弃了这个想法。

一是因为《登高》的文学造诣之高,被誉为古今第一七言律。

二是围绕作者的身世,写出了穷困潦倒年老多病的悲哀之情。

以苏小小的年纪和人生阅历,并不匹配。

最终,苏小小选择了王翰的凉州词,也是一首十分出名的七言绝句。

苏小小蘸了蘸墨,悬腕在试卷上写下——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写下最后一个回字,纸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