纫机, 还有布料也是个问题。” “缝纫机要工业券, 还要花一百多,谁有那个钱啊,说了等于白说,散了散了,白欢喜一场。”陶碧撇嘴打了个哈欠。 齐春丽没搭理她,而是继续望着赵文军。在她看来,赵文军一定会想到办法,上辈子赵文军也什么都没有的进城,白手起家,创下那么大的家业,这点小问题怎么可能难住他。 其他人也顺着她的视线看向赵文军。 可赵文军能有什么法子呢? 他现在只是一个退伍兵,要钱没钱,要人脉也没人脉。 被家里人盯得不自在,赵文军咳嗽了一声:“这,要不大家再想想,做生意也不止卖衣服这一条路。” “敢情你们什么都没想好,就是涮我们啊,没劲儿。”陶碧火大,蹭地站了起来。 葛慧玲也很失望,提做生意的是老二两口子,可现在拿不出章程的也是他们俩。她板着脸训斥齐春丽:“没这本事就别天咋咋呼呼的,非要跟人比,你不累我还累呢,一天到晚伺 候你们老老小小,晚上睡个觉都不安宁。” 怎么会这样? 齐春丽见这事要黄了,情急之下,拽住了葛慧玲:“妈,没法卖衣服,那咱们就卖吃的。公社每次赶集都有人卖吃的,一样能挣钱。咱们在家里做好,拿到集市上摆摊,肯定可以赚钱的。” 她记得上辈子也有很多摆摊卖小吃赚了钱的。虽然比不上赵文军,但也买车买铺子开了店。 大不了他们先卖吃的,攒点钱,等改革开放了,还愁没地方拿到衣服吗?到时候再让赵文军重新走上辈子的路就是。 葛慧玲停下了脚步,就连陶碧回过头。 齐春丽得到了鼓励,接着说:“卖吃食,咱们可以用家里的东西,不用花钱出去买,万一不好卖,咱们自己吃了也不会浪费。” 好像有点道理,葛慧玲重新坐了回来:“那卖什么?” 齐春丽哪知道啊,她是会做饭,但水平一般般,而且赵家目前的情况也不可能让她去公社开饭馆。所以她把目光对准了一直沉默的杨红英:“大嫂手艺好,过年炸的麻花又脆又酥,要不就卖这个吧!” 陡然被大家盯着,杨红英连忙摆手:“我……我不会做买卖。” “大嫂,你在家炸麻花就行了,摆摊的事交给我们,不用你出面。”陶碧主动说道。 她想揽下这个活儿。摆摊可比上工轻松多了,而且卖了多少钱其他人又不知道,她完全可以昧点钱下来。 葛慧玲想了想,家里有面粉有油,都是现成的,不用再花钱买,就同意了:“大根,我看这事行,你觉得怎么样?” 赵大根拿着烟杆,犹豫了一会儿,终于首肯:“那就试试吧。” 现在这个家实在是太穷了,三个儿子都成了家,孙子孙女一个接一个的出声,连个住的地方都没有。每年的工分只够填饱肚子,多的一分都没有。 要是做买卖能额外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