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页(1 / 2)

不是人家不存在,而是夏鹿帆恰好都避开,没见过。 江竹安听到这个,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普通学生如果对动物保护或环境研究感兴趣,一般都是先从讲座课程培养兴趣,然后跟着导师一步步往前走,增加实践机会最后独当一面。 夏鹿帆这个直接反过来了,她是感兴趣之后,直接接触的就是独当一面的团队或者负责的主管部门,甚至还参与过一个鸟类繁育保护区的建设,在旁边围观还提供了一些数据出来。 “相当于,正常流程应该是理论积累后开始实践,你刚好反过来。” 而且,江竹安觉得,大学的环境氛围要比高中更适合夏鹿帆。 是的,哪怕有家传诅咒的影响,夏鹿帆也不会变得默默无闻,因为她实在太适合这种开放、立体和自由的地方。 在高中的时候,夏鹿帆套着校服坐在角落,最出格的事情,就是混入年级组老师的群聊,然后带同学课间去玩。 可是在大学,夏鹿帆身上每一个特点拿出来,都会吸引注意力。 人们会忽视群星之中,任一闪烁的光点,但不会错过挂在天上,独一份的月亮。 夏鹿帆可能还没有意识到,她是毕业时收到同学留言最多的一个,哪怕每一份的开头都是乱七八糟,群主、虎崽、阿隼之类的,但其实都是在指向夏鹿帆。 家传诅咒依旧在努力工作,可是夏鹿帆带来的正向记忆也无法替代,所以中和之后,哪怕记不住夏鹿帆的名字,想起来她也有些模糊,但会记得有这么一个存在,在高中回忆里不可替代。 估计哪怕很多年之后,也会记得,他(她)有这么一个同学。 消除偏见才可以去加深了解,夏鹿帆之前对自己想学什么专业,还比较模糊,但现在,开始对ppe感兴趣,也就是人文社科类的政经哲。 当然,夏鹿帆第一次看到这个简写,想到的不是philosophy,politics and economics,也就是政治学、经济学和哲学,而是people,planet and environment,翻译过来是人类、地球和环境。 她当场就停住了,然后去搜了一下这个专业,属于复合型学科,选课的范围也比较广。 这个学科从字面上来判断,是为了完整认识社会现象,兼具深度和广度,更侧重对领导型人才的培养。 可是,这也是为新定义而努力的开端,夏鹿帆对这个就挺感兴趣的。 不仅如此,夏鹿帆还搜到了很多老师,可以说是国内做保护动物最好的那一批,免费的讲座只要拿票就可以听,有些老师还会留下邮箱之类的联系方式,欢迎同学们对这个方向感兴趣,有问题可以发邮件。 她搜到了一些保护生物学之类的课程,还有动物保护和区域发展这种选修课,看到就是心动的感觉,想选。 等邹婉也来报道,三个人约在校内咖啡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