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错在并非她除恶,而是她诱人为恶,错在她除恶是为了利己。” 说完不等法海反驳,老方丈人精的赶紧说下一个故事。 法海的善恶观太绝对,彼此三观不合还是少听法海说的话为妙。 免得早见佛祖。 第二个故事嘛。 觉方方丈意味深长的多看了一眼法海,把故事讲得简明扼要。 就是说有一个花妖,感念花农救命之恩,于是化形报恩,嫁对方为妻。 结果路过一个除妖师,指着花农之妻就说她被妖孽附身。 花农信以为真,就让除妖师除妖,并且积极配合。 结果爱妻香消玉殒,才知道自己酿成大错,找除妖师拼命。 却被对方一句“除魔卫道”给打发了。 那除妖师带着花妖的本体高兴的走了,回去就用花妖本体炼丹,功力大增,名声在外。 法海听懂了,彻底懂了。 方丈讲故事很有水准,但是绝对比不上专业吃这口饭的说书人。 可以想象,原版的故事,肯定是更加抑扬顿挫,催人泪下,感人肺腑,发人深省。 现在完全能理解苏州百姓为什么这个态度了。 那只白蛇显然善于隐藏,收买人心。 让人带入花妖的故事中了。 法海的脾气和是非观,可以说是全修行界皆知。 白素贞若不是千年大妖,而是一只法海能一击必杀的小妖。 法海肯定直接动手了。 一个妖怪混迹在人群之中,定是图谋不轨。 这若是早年,法海恐怕在山野中遇到妖怪,也会让对方镇压or伏诛二选一。 “阿弥陀佛。”法海站了起来,既然知道了事情的缘由,他就得另外想办法。 “阿弥陀佛。”老方丈念的佛号中,包含着无限的叹息。 “法海……我佛门中人,要辩善恶。” 妖怪坏的多,可也不绝对啊。 不过,法海若是听劝,他就不是法海了。 老方丈说完这一句,端茶送客。 法海恭敬的最后行礼,转身就走。 出门后,法海思索了片刻,立刻赶路去了临州岳家军的驻地。 找谁? 许仙。 宋朝如今的兵役制度有点相似大杂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