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这样的人爱咋呼,爱显摆,认识他的仇家和混子都不少,只要肯打听,总能摸到蛛丝马迹。 这是老警察的经验之谈。 傅达和王峥一起点了点头。 檀易道:还有一点,从火锅店到滨海路,距离不近,晚上不通公交,如果凶手想要在与史方的接触中更隐蔽,他们应该是有一辆车的,如果没有,他们极可能隐藏在卧龙小区和醉龙湾附近。 很清醒,很有大局观。 谢箐在心里点点头,这两点几乎是史方一案的救命线索,如果能找到,案子就会有所突破,如果找不到啧,即便能找到,只怕也没那么容易。 同一伙儿人能持续作案十几年,可见其隐藏之深,她还是别当预言家了吧。 这一点补充的很对。黄振义用食指敲了敲桌面,我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 傅达道:如果凶手在沿海一带,不想在闹市露面,史方可能会打车前往,我们可以问问出租车司机,以及两个小区附近的几个烧烤店。 很好。黄振义起了身,事不宜迟,大家再辛苦辛苦,行动吧。 散会后,黄振义和檀易一起走了。 谢箐和曹海生也回了办公室,刚到屋,谢箐的大哥大就响了。 还是檀易,他让谢箐去一趟黄振义的办公室。 谢箐知道,叫她去大抵是为了那封信檀易在会上没有提及此事,就一定会在私下里进行汇报。 两分钟后,她敲开了副支队长办公室的门。 黄振义招招手,小谢过来坐。 谢箐在他办公桌前的椅子上落了座,与檀易对视一眼,问道:黄支队找我有事? 黄振义道:对,在这封信上我们没找到凶手指纹,所以我想听听你对这封信的分析。 好的,我尽力而为。谢箐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副手套戴上了。 这是黄振义对她的一次小考核,她必须严阵以待。 黄振义笑道:猜到我会让你看信了吧,高材生就是高材生,小脑袋瓜子就是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