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页(2 / 2)

没能获得大的突破, 单独一个国家都撑不起这样的支出,最后只能搞了个联盟, 几乎每年都会为了经费的事情扯皮。 顾衡对于核聚变自然也有想法,想要在很小的空间里面模拟恒星的内部进行聚变, 那是很困难的事情, 毕竟,恒星的质量是多少,一个聚变反应堆才多少, 最重要的是, 还得可控才行,一个不受控制的聚变反应堆, 那就是大号的核弹。 顾衡之前在这方面做出了一定的突破,他重新设计了反应堆的结构,如今就是材料上头有些不足之处,他如今就是在尝试各种材料。 材料学这种事情, 很多时候就是碰运气,许多材料配方的诞生其实都具有一定的偶然性,你预先很难预测出来,不同的材料配比会是什么样的性能,哪怕里面稍微掺杂点别的东西东西,都会导致材料的特性大相径庭,如果运气好的话,说不定几次时间,你就能实验出一种合适的材料,运气不好,只怕海量的经费扔进去,最后啥结果也没有,就是一地鸡毛。 好在如今有虚拟世界在,随着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越来越贴近,在虚拟世界虚拟出来的材料也跟现实世界没什么差异,再配合生物超算,如今实验效率可比以前强多了。 借助于虚拟世界,国内的科技发展速度简直跟坐上了火箭一样,原本一些非常依赖国外的技术如今多半得到了突破,剩下的也在突破的过程之中,这也让国外的科学家非常眼热,在各国官方还在抵制各种全息产品的时候,各国的科学家却是在呼吁科学无国界,希望能够推广虚拟世界,甚至一些科学家都在想办法出国去体验一下虚拟世界了。 许多科学家其实本身并不是为自己的祖国效力,他们工作的机构多半是在一些科技比较发达的国家,毕竟,只有这些国家才能学到前沿的科学知识,也才有相应的科研条件,像是那等小国,就算是有天才,但是,再天才,也不能生而知之,也是需要学习的,就算是如今互联网非常发达,绝大多数信息都能在互联网上看到,但是,光是看到有什么用。像是顾衡发表的论文不少,但是他的论文素来是内部一份,对外一份,对外的那种都是各种删节版,理论没问题,细节方面就都只是略过。而且顾衡也不像是其他一些科学家,会经常针对论文的事情搞个什么演讲发言之类的,他对这种事情兴趣不大,你明白就明白,不明白也拉倒,谁有这个闲心去教学啊!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