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页(1 / 2)

杀人估摸着姜明不敢杀, 不过别的罪名只要找到一条,也够他喝一壶的了。 萧瑾方才说得这话,也是对着姜明说的。他要的是肃清朝堂,所以姜明这个反面标杆, 是无论如何都要立起来的, 好让众人引以为戒。 卢扬自是满口应下。 交代完了, 萧瑾这才看起了谢明月等人。 谢明月几个不由自主地就挺直了腰背。 萧瑾深知及时安抚夸赞的重要性:这次的事情你们办的极好,不愧是我夏国的新科进士, 心细如发, 有勇有谋, 将各县城交于你们, 朕再放心不过了, 你们这一批进士, 必是往后夏国朝堂的中流砥柱。 冯慨之总觉得这夸人的路数有点耳熟。 再一看,旁边因为这句话面红充血、激动得快要晕过去的小进士们,冯慨之忽然悟了。 这些憨憨傻傻的进士呢,不就是当年的他吗? 冯慨之自觉看破了真相。 该惩治的惩治,该安抚的安抚,萧瑾说完也不去看如丧考妣的姜明,直接领着他的丞相跟尚书几个走了。 他可终于把姜明这个毒瘤给清除了,真好啊! 萧瑾一身轻松。不过姜明丢掉了尚书一职,他却得好好想想后面还有谁能顶上。吏部尚书也是要职,必须得找一个合他心意、又能办事儿的,像徐庶这样老混子就不行。 姜明眼不动不动地目送萧瑾等人都离开,自己也被请出刑部。 他算是看出来了,如今的刑部里里外外都没人把他当个人。也是他自己都已经什么都不是了,还要别人的敬重做什么? 姜明在刑部门前徘徊了许久,最后却什么都没好说,独自步行回了家。 他风光了大半辈子,到头来,却都变成了一出笑话。如今他身上连一个铜板儿都没有,只能走回去。 其实姜明也不差好东西,萧瑾收了他的官服却没有收他的配饰。譬如姜明身上挂的玉佩,便价值千金,若去当铺换了银子,别说雇车了,就算是雇一辆金车都使得。 可姜明没这个心思。 大起大落之后,他如今脑子还有点木,缓不过来。 姜明总觉得不该是这样的,他当了这么多年的吏部尚书,没有功劳也有苦劳。他虽然偏心儿子,却没有做那种伤天害理的事,为何圣上要从他手里将官位抢过去。 如今他丢了官位,姜家焉能得好?他为了那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断送了整个姜家的未来,值得吗?圣上对科举有多在意,姜明是知道的。往后选官只会走科举,而姜家因为他们父子俩,三代不许科举入世,直接断送了姜家子弟往后的官途。待他百年之后,还有何颜面见列祖列宗? 姜明深一脚浅一脚,终于还是走到了府上, 刚到家,姜明还不待叫人,便看到家中管事忧心忡忡地站在外头,旁边还围着许多小厮 。见到姜明,他们马上是找到主心骨一样,慌忙走过来,禀告道:老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