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诉,实在太可怜了些,所以便让薛仁留下。 好在朝廷为仁义,对他们这些皇后娘娘的娘家人一直礼遇有加,不仅安排了住处,更在军中安排好了职位。 薛仁也没想过,自己有朝一日竟然会跟王从武他们同朝为官。唯一值得安慰的是,朝廷里还有他们的人,那边是韩攸。 韩攸没有官复原职,他是直接连升三级,再次成为朝中炙手可热的大红人。很难得的是,他为人处事拿捏极好,且与薛仁与张崇明他们也都处得过去,有他在中间牵线,林家军也渐渐融入了夏国朝廷。 连薛夫人进宫的时候都忍不住跟林檀赞起了夏国的高义:老薛之前多不乐意留在朝廷里头,说是都不想熟,处着尴尬,可这些日子下来,那天回来不是笑嘻嘻的,也常听他提起军中的事儿,瞧那样子哪有半点一开始的不乐意? 林檀一直在俯身写字儿,听她说完,抬头道:你们待着高兴便好。 她其实也一直担心林家军跟朝廷起摩擦,好在萧瑾什么都照顾到了。 薛二人感叹:怎么可能不高兴?圣上可是把您捧在了手心里。 快别这么说,怪肉麻的。林檀可不习惯听这些。她与萧瑾都是情绪内敛的人,虽然感情确实不错,但也听不得这些肉麻的话。 薛夫人嘀咕道:本就是实话,哪里肉麻了? 旁人还就爱听这些肉麻的话呢。 她说着,见林檀一刻也不停,便问:您这是在写什么呢? 如今各地都新立了女校,但是女夫子缺得紧,我让康乐公主、冯夫人等打听了一番各地才学出众的女先生,如今正在给她们写信,请她们出任山长。 薛夫人闻言凑过来,见她已经写了厚厚的一沓了,少说也有四十几封信,看这架势还有的写呢。 薛夫人看着心疼:这种事情这底下人代劳不行吗? 林檀摇摇头:如今女校才刚刚起步,外头的那些女子是有耳闻,但却并不把它当一回事。只有我这个皇后率先重视,亲自请她们坐山长,这事才能办得好。况且,不过就是写几封信罢了,也不是什么累活,若能将女学开到夏国的每一个地方,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