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万岁爷的意思,还要再添师傅,说来也是,他是太子,如何能只听一家之言。 这么好的苗子,却握不到自己手里。 胤礽乖乖挥手:师傅告辞。 他今天学了两首,觉得自己棒棒的,迫不及待的找康熙显摆,一头扎进他怀里,奶声奶气的背自己刚学会的那篇。 张英讲课进度这么快?一天两篇,就这么半个时辰的功夫,有些填鸭了。 还好吧?胤礽迟疑。 他也不懂。 康熙就传召张英过来,问他是怎么回事,张英就回,刚开始只教一首,但太子毫不费力,他也讲无可讲,后加起来,虽然时间紧凑些,但太子爷瞧着也没吃力,就直接改了。 康熙懂了。 这一波,是他以己度人了。 他当初年岁小,一首都够呛,回来后要认真再听释义,还要慢慢背。 这书读一百二十遍,就是他定下的基调。 罢了,你且去忙。康熙挥手。 张英这才告退离去。 胤礽昂着头,趴在康熙怀里,拿着他的笔,在一旁的宣纸上学着写字。 是不是不好看?他嘟嘴。 明明有认真写,写出来却一点都不好看。 康熙轻笑,拿掉他手中的笔,笑着告诉他,现在他的手指还软着,手腕也没力气,自然捏不住笔。 若是想学书法,赶明儿朕亲自给你写字帖,你照着练两年,必然就成了。康熙宽慰:现在呢,就背背书,听听释义就成。 启蒙启蒙,就是启蒙,不需要学那么全面。 好哒。胤礽奶唧唧的应下。 正说着,就听见外面有奴才求见,说是先前叫制的衣裳已经做好了。 康熙挑眉:什么衣裳? 他都把这茬给忘了,然而胤礽还记得,他欢呼一声:做好了~ 进来。胤礽道。 奴才捧着衣裳进来,康熙看了一眼,就露出惨不忍睹的眼神,看得出来,织造局尽力了。 与其说说粉配绿,不如说是带着灰调的雪青色,特别好看,镶的牙边也是暗暗的草绿色,别说,还挺有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