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不用往下说,胤礽就明白他的意思,低声道:懂了懂了。 总而言之,书还是要读的。 而且康熙采取外松内紧的政策,明面上温柔的不得了,实则暗暗的给胤礽加进度。 胤礽: 一直以为轻松应对,师傅教什么他就会什么,突然间就不会了。当有了挑战性后,他就整日里沉迷读书,无法自拔。 康熙微微一笑,深藏功与名。 等胤礽反应过来的时候,石榴累累挂在枝头,已经快熟了,天气也沾上点秋天的味道。 他摸了摸下巴,突然察觉到什么叫姜还是老的辣。 等用晚膳的时候,他就幽怨的看向康熙,幽幽道:你让师傅加难度了? 康熙慢条斯理的用膳,闻言瞥了一眼胤礽,浅笑着道:不给你定海神针,你岂不是把海给搅了。 你直接冲过去跟他说什么满招损谦受益,他才不听,毕竟不临到头上,哪里能理解这个。 而直接给他加进度就不一样了。 胤礽可怜巴巴的看着他。 两人对视一眼,康熙安抚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明儿我们就回宫了。 胤礽:? 你管这叫好消息。 他差点真的信了。 白晋的满语学的怎么样了?他随口问。 他已经迫不及待想跟他来商讨到底用什么来贸易了。 现在处于混乱期,满语不会说,法语也不会说了,张嘴舌头就打架。 康熙说起来就忍不住笑。 胤礽想了想,也觉得好有意思,他笑着道:明儿我去瞧瞧白晋。 他俩也挺有勇气的,能够漂洋过海来大清,还要重新学习一门语言,和一切都不一样的人们交流。 真的勇气可嘉,他特别佩服。 人在背井离乡的时候,总是会心里有点怵的。 成。康熙没意见。 胤礽是储君,未来是要面向整个世界,他看向桌子上的地球仪,仔细看看地球,看向胤礽的目光充满了凌厉:大清得天独厚,然而铁木真的铁骑踏遍了大半亚欧大陆,很难说世界上不会出现第二个铁木真。 如果出在大清还好,如果出现在其他国家,那大清将会怎样的风雨飘摇。 胤礽猛然抬眸,他看向康熙,轻飘飘道:白晋一届可以随意放行的传教士,他会的东西,太多大清不会了。 康熙沉吟。 他懂胤礽说的意思,这真正的大儒人才,说不会放手,能够放出来不说一般,那也是可替代性特别强。 如果很多人如此,那大清跟不上节奏,未来定然会被抛在后头。 那你好好读书,等白晋满语毕业,你跟着一道学几何算数。 康熙想着再苦不能苦教育,他得好生的给他补充知识。 胤礽:qaq 不是在聊天吗?为何突然又给他加课程。 好惨一桃。 他真的会谢了。 您会就成了呀。这太影响他的咸鱼政策了。 康熙摸摸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