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0页(1 / 2)

可男人读书能科举,你招这么多女人做什么?培养出来都是有目的的,培养一个人成才,耗费甚重。 胤礽放下手中的点心,用锦帕擦了擦手,这才低声道:只要说了,肯定是有目的的。 男人确实可以科举,并且大部分人的目标只有科举,但女人学成,就算暂且不能科举,也能成立研究院,做一些研究类的工作,这是现在还没有的行业,一切都是未知的。 很多男人有成熟的路子去走,根本不会冒险去走没有未来的未来。 而女人不同,如今这岗位对她们来说,就是孤注一掷。 最后的希望。 不努力读书,是要回去做大家闺秀,贤妻良母的。 但这些话,他没有跟康熙说,只是一点点的布局,等世人反应过来的时候,无力回天就好了。 现在慢慢去讲,根本讲不清。 综合性的书院还没建好,就涌过来一批人,不仅仅是男人,还有全国各地过来的姑娘。 胤礽叫人妥善安置了,派侍卫日夜巡逻,以确保安全。 考试用的跟科举同一个路子,特别严。 而胤礽整日里还在关注着淡修竹,他现在走远了,他才真的明白什么叫鞭长莫及,在走的时候交代的再好,中间难免是还会断联。 康熙见此,不由得庆幸,这没叫胤礽去,实在是个明智的决策。 皇阿玛,你说大清以后会走上什么样的路子?胤礽问。 提起这个,康熙一脸幽怨。 这得问你。 今儿想一出,明儿想一出,他觉得自己像是被赶鸭子上架了。 胤礽心虚的摸了摸鼻子,那你畅想一下。 能恢复大唐荣耀,你爹就可以瞑目了。 胤礽沉默。 试图委婉开口:亲亲这边请你做梦不要做太大呢。 康熙呼吸一滞,一巴掌拍在他肩膀上,冷笑道:把嘴闭上。 胤礽从善如流。 这老父亲是恼羞成怒了。 现在和以前不一样,胤礽更担心的是掉队,他永远忘不掉当初在枝头,他的树下有两个小姑娘在看视频,说的是李鸿章出使外国,只一眼便老泪纵横。 他好担心掉队。 今年麦子收成很好。康熙突兀开口。 胤礽茫然的看着他。 也就比去年增了百分之五。他有些遗憾。 这个成绩根本拿不出手。 那你知道一个问题吗?康熙问。 看着胤礽茫然,他没卖关子,直接说:当初你出手时,这小麦亩产不过二三百斤,还是丰年,碰上点天灾人祸,根本就不敢想。 可现在呢,才几年功夫,就快翻倍了,这是以前根本不敢想的。 这能吃饱了,百姓高兴,他的心里也高兴。 只是甘肃地区一直受灾,整日里不是大旱就是大涝,旱涝急转,弄的百姓苦不堪言,这多这点粮食,还不够给甘肃拨过去。再者还要建粮仓,真的钱不凑手。 书到用时方恨少,钱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