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页(2 / 2)

靠来自二十年后的敏锐嗅觉,以及资深房产销售的职业眼光。 他能一眼分辨出好几条商业街的流量大小,开在东三铺和西三铺的细微区别, 选址捡漏堪称一绝。 眼瞅着姜大老板赚了钱,许多人也跟着躁动,刚过了两个月就有好几个书店试图效仿同样的经营模式,也像模像样地卖起奶茶,招呼学生们进来看书做作业。 然而也就热闹几天, 过几日又恢复成不景气状态。 姜忘思索来去, 决定拿现有的资金往省城投。 投资这件事很让人上瘾, 有种赌博的快感。 此刻各大电商终于有初步营销的迹象, 五六线小城市也陆续出现网购订单。 而实体经济正是兴盛的时候, 他有大把时间在省城立足,再以此为辐射点, 用更多年把生意逐步扩散至全国。 更妙的是, 他清晰记得省城地铁和后续商业中心的黄金地点。 姜忘做决定很快,前一天晚上想到这个点,第二天早上就开车去了省城裕汉市, 到了地方重新加满半桶油, 带着相机地图写写画画。 他还顺手捎了小孩儿尺子, 虽然上面糊了好几个奥特曼贴纸, 但用起来很顺手。 几条线路交叉一画, 合适地点当即出现。 他不多犹豫,再次开车过去踩了踩点,又观察了下附近还在施工,以及已经有很多人家陆续入住的楼盘,快速定下了包含三层的大商铺。 楼盘是城市的血脉枢纽,哪里涌动丰富,哪里便生生不息。 财务没想到事情这么突然。 “老板,真的吗?” “您不多想想?” “不用。”姜忘纯粹是通知他一声,转头签好名字,找设计师重新确定门面风格。 一忙就是十几天,到最后姜忘索性在附近酒店里办了个白金会员,把施工方案完全定好以后才回小城。 回来的那天已经是9月9号,小孩读二年级都好几天了。 彭星望知道大哥去出差了,亲爹也去出差了,乖乖地一个人去学校登记报道,一个人去刷卡交学费,一个人去午睡的小宿舍里铺被子床单。 他照顾自己很久了,已经足够娴熟。 季临秋刚开始还不放心,事事都陪着。 奈何班主任老太太动辄拧眉毛瞪眼,看学生烦看年轻同事更烦,怼着谁都要扯好几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