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 观保之父,姜恒的祖父的汉名为李木,老爷子做了七八年的两广总督,见过形形色色的西洋人不说,还管过广州十三行的贸易,在跟西洋人做生意这点上,可谓是行家里手。 九爷自己没请动。 老太爷固然在家里闲着有些无聊,也对外事衙门很感兴趣,但还是觉得自家安全更重要些。皇上不开口安排差事,他自己就跟着九贝勒去了,这成什么了? 九爷事后也觉得自己直接跟肃毅伯府提起此事,实在是提的冒昧了,这回进宫就跟皇上请罪,再恳请皇上出面说话:“若是臣叫西洋人哄了去,丢的不还是咱们大清的人?老伯爷极有经验的,还请皇上下旨,叫他给臣压个阵。” 这会子皇上跟姜恒提起,就道:“你玛法年纪并不甚老。朕想着让他去外事衙门坐镇也可,再将你次兄从侍卫上调任过去帮一把老九。” 皇上胸中早有决断,只是想跟她提前说一声:“然去了外事衙门,到底不比做御前侍卫来的光鲜。” 满洲亲贵之子,仕途基本都是从内廷侍卫做起的。 打从入仕就在皇上眼皮底下,是晋升最好的途径,黄金大道。 要外人看,从内廷侍卫岗上被调任到一个新建立的什么外事衙门,可不是什么美事儿。 皇上提前给姜恒透个信儿,也真是打心里为她着想,怕她知道兄长做不成御前侍卫胡思乱想,担忧家人。 姜恒即刻领会到了皇上的体贴之意,也就着这机会替父兄刷起了经验值,对皇上道:“幼年时阿玛教导我与哥哥们,就每每道臣子以忠于王事为要。所处之位光不光鲜是最不要紧的,只要能替皇上分忧办差就好了。” 什么是好岗位呢?被领导记得住看得见的才是好岗位。 此时外事衙门初建,里头官员都是大猫小猫,除了九爷这种财迷外,没有正经满洲亲贵肯去做这个差事,自觉跟西洋人打交道的衙门不如六部等职位来的正经。 这会子她的祖父和兄长过去外事衙门,就正好是顶梁柱。 以后外事衙门办好了,与西洋的来往看到了更多的实在效益,官位不一定比在侍卫群里熬资历差。 替父兄刷完经验值,姜恒又对皇上笑:“臣妾多谢皇上。其实皇上便不说,臣妾也不会多想的,皇上如何安排朝臣官员,自有深意,必是知人善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