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7页(2 / 2)

儿院收养之后好歹也能过一段相对来说还算得上愉快的日子,但是余月所在的这家孤儿院去并没有给他多少愉快的回忆。 孤儿院是正规经营没错,但是院长和老师们却缺乏基本的对孩子的爱心和同情心,只是按规矩办事的那种。 他们要求这些孩子去售卖平时活动课的时候做出来的手工制品,包括一些小工艺品,或者是小饼干,或者是饮料之类的东西。 卖这些东西得来的钱自然是归孤儿院所有,用作孤儿院的经营资金。政府拨给孤儿院的钱比较有限,日子过的比较紧张,但有这些收益后就会帮助改善条件。 余月长得漂亮,手也巧,每次他出去卖东西都能几乎卖光,所以在孤儿院的院长和老师眼里他也算是个摇钱树。因此孤儿院的老师们会在余月身上花费更多的时间教他做更多的东西,分给他的吃的也会更多一些,对别的孩子疾言厉色却会对他报以笑脸。 因此,年幼的余月就已经知道,要想让别人对自己好,让别人对自己微笑,那就需得付出一定的代价。 余月在十岁的时候被人领养。领养他的夫妻家里是做生意的,有点小钱。但养父养母为人比较冷漠,领养个孩子也似乎不过是为了应对来自长辈的催生压力而已。他们不会花费自己的时间去陪伴余月,除了上学之外,余月的所有空余时间都被大大小小的辅导班占据。 在被领养五年之后,这对夫妇家里破产了,余月再次遭到遗弃,被送回了孤儿院。 这个时候的余月已经有15岁,年纪太大,就算他长相可爱会说话,也没有家庭愿意领养这么大的孩子。余月就一直待在孤儿院,成年之后就出来打工。 孤儿院并没有停止对他的压榨,一直在和余月保持联系,并希望余月能够把赚取的工资分一部分给孤儿院。孤儿院也不算是强制的,只是对余月提出了这个要求而已,余月可以拒绝,但他却选择答应。 余月对孤儿院并没有多深的感情。甚至从孤儿院离开之后,他一次都没有回去过,只是不断的给孤儿院打钱。 既然对孤儿院并无深厚情感,又没有遭到胁迫,余月为什么还要有点钱就打给孤儿院?这一点恐怕就是孤儿院的院长和老师们都不理解。大概他们会觉得这只不过是因为余月好说话、好欺负而已。 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这么久,并且懂得利用自己的外表去骗取他人的同情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利益,又怎么可能是个软弱到连威胁都不用就会主动打钱给孤儿院的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