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余颖从他穿的衣服看出来,他现在的日子过得不错,不缺钱。 所以余颖说:不会读书的话,那么就现在学。 啊?王二黑道。 王二黑说话的语气中带着惊讶,他已经不年轻,快四十岁的人,难道到现在还要读书? 是啊!人就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余颖淡淡地说道。 同时余颖在心里说:现在就开始读书,就可以多动动脑子,也有利于预防老年性痴呆。 当然心里的话,余颖是不打算告知的,毕竟老年性痴呆是后世的词,要解释起来的话,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不过,余颖还是认为:人活于世,就应该不断进取。 王二黑这些年一直在京城里扎根,甚至很长一段时间也替萧家打听了不少东西,所以余颖才点了一点。 不过在听到王二黑说自己不会读书,余颖心中一动。 要知道王二黑的想法,是很多普通人的想法。 现在的书本,包括律法书籍,都是文言文,倒是比较简洁,但是意思往往要一一解读,一般人的确是没有阅读下去的欲望。 而且还有一个大大问题,整本书都没有标点符号。 也就是说,每一个人在阅读的时候,都需要自己的断句。 这一点是有些麻烦的,华夏的文字同样一句话,往往可以被断句成好几个意思,难怪其他人都很感觉难读。 其实我只要看到先贤的书,就感觉不知道怎么读下去,满本的之乎者也。王二黑有些羞愧地道。 说到这里,王二黑挠挠头,对于那些书本上的东西,王二黑还是曾经读过,大部分的字他认识,但是组合起来,就是一个字:晕! 最后,王二黑只能是心浮气躁地把书本扔在一边。 当然也不是全没有用处,王二黑读了好多遍的时候,就发现了一个功效,特别助眠。 当然这种事,王二黑是打死也不会告知别人。 想当年的余颖留下了指导舆论的攻略,可都是白话文,王二黑看的就很明白。 就见余颖的食指和中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然后说道:这样的话,你应该是看不懂。 听到余颖的话,王二黑是连连点头,然后他咽了一口唾沫,然后说:如果可以的话,律法之类的书籍,希望是有大众可以看懂的版本出现。 就见余颖敲击的手指停顿了下来,然后抬起来,摸摸自己的下吧。 好倒是好,不过这件事只能是慢慢做。余颖说道 这一辈子余颖决定去编书,希望多少年后,她留下的东西有用。 事实上余颖曾考虑过早期文字为什么如此简洁? 大概是因为早期的文字多是在龟甲上、铭器上,载体比较小不说,还要一个事件都要记录下来,所以文字的字数自然是压缩再压缩。 这种情况,实在是让后人挖空心思地猜想前人的记录。 后来文字的载体是竹简、木简,一部书就是好多卷竹木简,表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