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页(1 / 2)

这个?林黛玉迟疑看向桑语。 桑语拉过谚哥儿,你还小,出门姐姐不放心,不过你要是想林姐姐的话,可以和姐姐说,姐姐派人接你林姐姐来玩,好不好? 谚哥儿猛点头,那明天? 桑语哭笑不得,最少也要半个月,怎么能今天回去了,明天就接回来呢。 半个月?谚哥儿迟疑,好久哦。 桑语拍拍他,询问欲言又止的诚哥儿,诚哥儿,你想和玉儿说什么? 诚哥儿犹豫了一下,拿出一张纸,递给林黛玉,这是我找夫子要的学习进度,这是接下来一个月我要学的内容,你不要忘了学习。 这半个月,诚哥儿和林黛玉每天都在比进度,学习的热情高涨。 要是赢了林黛玉,他会非常高兴,积极地指导林黛玉功课。要是输了,他当晚回去就会学习到很晚,势必要赶上进度。 这股子热忱,看得桑语头皮发麻,还是六岁的孩子,就拿出了备战中考高考的态度吗? 然而这两人谁也不觉得辛苦,反而兴致勃勃,斗志昂扬。 桑语也是第一次知道,林黛玉的内心是这样顽强不服输的性子,那她又是怎么发展成书里那个伤春悲秋的样子? 难道是荣国府里没人和她比,导致她没有目标,就一个劲地琢磨鸡毛蒜皮的小事,对负面的情绪又太敏感,所以才那样的? 想想好像也说得通啊,在贾府,才华能和她比的,只有薛宝钗,可薛宝钗因为家里的缘故,时时强调安分随时,不争不抢。 贾宝玉没那个读书心思,贾迎春是木头人,贾探春更关注管家理事,贾惜春年纪小,又痴迷画画,数来数去,还真没有一个比林黛玉竞争学问的。 时间久了,她也就没了力争上游的心,更多地琢磨那些诗情画意的情绪去了。 照这么说,诚哥儿这样倒不失一件好事,天天和林黛玉比着功课,想必为了赢,林黛玉也没别的心思去关注那些小事了。 什么宝玉更亲近谁,哪个小丫头又说她小话了,谁谁谁送花的时候,独留她到最后。 这些在比赛学习中,都不值一提。 即便林黛玉聪慧,但要真的在没有夫子的教导下,学得和诚哥儿一样好,那也要花费更多的心思。 而林黛玉回荣国府后,是没人教的,虽然贾府也给贾迎春她们请了夫子,但也就是认认字,学个基础,不做睁眼瞎就是了。 但以目前林黛玉的学识,早就过了那个阶段,诚哥儿也一样,已经跟着夫子在精读四书五经了。 所以林黛玉想要和诚哥儿一样好,除了偶尔写信请教桑语,在贾府,她就只能自学。 诚哥儿也知道这个,所以在说之前,犹豫了很久。 实在是他有夫子,而林黛玉没有,他即便赢了也胜之不武。 可不比了吧,他又放不下,林妹妹真的很聪慧,就连姐姐都说她心有七窍,聪慧异常,这样的人不学习就浪费了。 诚哥儿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