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页(1 / 2)

这对一些家世地位低的姑娘来说,是很好的出路。 跟着公主郡主在宫里读书几年,不仅学识礼仪是一等一的,就是交际圈也扩展到公主那个层面了。 很多官员家会求娶这样的姑娘,即便她们家世不行,但凭借她们自身能力,和掌握的人脉关系,也绝对是很好的贤内助,比普通官员的嫡女强多了。 会有,不过皇上只有两位公主,采选女官是大头,陪读顶多也就八位,对了,皇后说了,就不叫郡主们入宫读书了,让各家自行教导即可。也免得骨肉分离,你们也知道,郡主每次进宫,就只能一月出来一回,时间太久了些。富阳公主道。 那王妃叹息一声,我是愿意叫我家女儿进宫的,放在家里我不忍心责罚,宫里更严格些。 你啊,何必操心这个,你女儿都是郡主了,一辈子有保障,放宽心些有什么不好。富阳公主无语,皇家的女儿都这么荣养了,有必要非得成为才女吗? 不过她也理解,这位王妃当初就是因为才华过人,被选中为公主的陪读,然后劝解公主有成,被当时的皇后认为是难得的贤良人,就赐婚给了信王。 辉王这人是个大大的纨绔,平日里捉鸡斗狗,没个正行,家里父母又去世的早,没人管束越发不成样子。 皇后就想着,赐一个贤良的王妃给他,好歹劝诫一点。 信王妃是因此得了益处,认识到才女名声的好处,也想要女儿变成那样,岂不知她的女儿是郡主,只要不犯大错,一辈子就安安稳稳的,富贵无忧,又何必折腾着学这个学那个。 而且不是富阳公主看不起人,实在是她女儿估计是继承了父亲的脑子,没有读书的天分,管得再严也成不了才女的。 众人商量完,又在公主府用过饭,再一起赏了景喝了茶,半下午的时候才打道回府。 等她进了郡主府,从张嬷嬷嘴里知道客人都离开了,一切正常,客人玩的极好。 另外林黛玉找她,好像是有什么事。 桑语换下外出的衣衫,穿上舒适的夹衫,让人请了林黛玉过来。 林黛玉来的时候,面上还带着一丝迟疑,是那种从不求人的人,突然要开口求人的模样。 桑语一眼就看出来了,也不为难她,打发走下人,直接道,有什么事,你直说就是。 林黛玉抿抿嘴,喝了一口茶让自己的嗓子润了润才迟疑道,是宝姐姐的事。 桑语恍然想起来,薛家进京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送薛宝钗入宫采选。 书里说,宫里降下不世出之隆恩,除选嫔妃外,还在世宦名家选有才之女入宫,当公主郡主的陪读,充做才人赞善之职。 这是正经的女官职位,正五品,并不是后宫嫔妃,信王妃就曾是才人。 只不过原本书里是为公主郡主选陪读,然后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只选公主陪读了。 宫里就两位公主,最多选八人,估计是薛宝钗的条件不够好,被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