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位贵人是伊尔根觉罗氏,父兄只是普通的笔帖式,容貌艳丽,灼灼其华,是太后一力要选上来的,得了贵人的封号。 剩下的都是常在和答应,蒙军旗的此次一个都没选,满军旗出身的马佳常在,汉军旗出身的袁常在和汪答应,海答应和常答应。 消息传出来后,全都大吃一惊,可这于桑语来说,却是一件好事。 人数少,尤其新人没有位份比她更高的,就能少向一些人行礼。 虽然成了明面上的第一,或许会成为其他宫妃的眼中钉,但毫无疑问,压在自己头上的人越少越好。 雍正元年五月初一,黄道吉日。 天蒙蒙亮,宫里就派了轿子过来接她进宫,接人的队伍还挺浩大的,两个小黄门开道,四个小黄门抬轿,然后嬷嬷四人,宫女八人,小太监将近三十,都是过来服侍她梳妆穿戴,顺便帮她抬嫁妆的。 因为是下旨敕封的贵人,所有内务府给准备了嫁妆,总共是十六台,但内务府准备的,是按照份例来的,顶多有皇后的关照,东西好一点而已,但绝对不会逾矩。 兆佳氏检查过后,就把那些布匹器物尽量放在一起,然后空出三个箱子,放她给桑语准备的。 那个庄子桑语推拒了,她都要进宫了,宫外的东西送不进来,要庄子没用,还不如留在那拉家。 于是兆佳氏就把御赐的百两黄金填上了,这已经是一千两了,相比兆佳府的家产,已经非常丰富了。 另外两家的族人得到消息后,纷纷过来填妆,送了一些金银首饰,值钱的不多,但胜在量大。 如果桑语有不凑手的时候,可以拿这些打赏宫人,不显眼,又没什么标记,但拿到宫外,又确实值点钱。 清宫的规矩是很严的,就是嫁妆都不需要女方家准备,当然了,兆佳氏这么做也不算错,因为其他人也都是这么干的。 但人员就不能带进去了,而原主之前也没什么下人服侍,家里只有两个打杂的婆子。 乘坐轿子一路从顺贞门抵达西六宫,在翊坤宫门口停下,那两位嬷嬷上前扶她下轿,荣贵人,翊坤宫到了。 她打量着这座宫殿,修建的豪华舒适,以前是属于康熙宠妃宜妃的,在宜妃搬入恒亲王府后,就空了下来。 经过修缮,现在已经是崭新的宫殿了。 两嬷嬷扶着她进入后,就告辞离开了,这些人就是接她入宫的,隶属于内务府,不算她的奴才。 翊坤宫正殿门锁着,倒是东配殿的门打开,一个七品太监带着四个小太监跪在那里迎接,奴才陈归,请贵人安。 公公请起,不知公公是?不怪桑语疑惑,而是她一个贵人,用不上七品太监吧? 回贵人,奴才是翊坤宫的首领太监,今后就服侍贵人主子了。陈规笑着行礼。 桑语微微皱眉,没有说话,越过他进入东配殿。 东配殿正屋有三间,相当的宽敞,中间是平日待客的地方,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