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洲九岁,这个年纪不能说是不懂事的小孩子了。
刘如丹和刘益洲在出门之前,祖母也拉着他们过去叮嘱了许久,让他们要讨好和娘亲见面的知府夫人。
等到三年后,父亲能不能顺利的补上空缺,很大可能就要依靠知府大人了,这事关他们刘家的未来。
被祖母这话说的,他们都纷纷肃然,生怕哪里说错了话,但是娘说的是……让他们少说话?
赵茵微微一笑:“我和她是朋友,我比你们祖母更了解她,你们平常心对待就好了。”
抱着功利的心态去和贾敏相处?
哪怕她们已经有许多年未见了,从信上赵茵也能看出来,贾敏还是原来的那个贾敏。
她们能够成为朋友,是因为她们当初都是才女,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如果只看出身,她一个普通老翰林的女儿,怎么能跟国公的女儿成为手帕交?
听到了娘的话,刘如丹和刘益洲对视一眼,迟疑了一下:“娘,我们知道了。”
马车咕噜咕噜的响,一时之间马车内陷入了沉默,这股沉默一直到了山脚下,才被打破。
竹堂寺的规模并不大,名气不大不小,它这里最出名的不是这里的寺庙有多灵验,而是这里的风景。
这里有一眼看不到头的竹林,风吹过,沙沙作响。
有不少文人墨客喜欢来这里采风,在上山的路旁石头上还留有不少人即兴留下的诗作,不乏佳品。
这里的路马车是上不去的,不愿意走可以换成软轿。
赵茵特意早来,她想要带着三个孩子走上去。
这条山路并不陡峭,风景也好,走走路当是散心了。
在这里还有一个小集市,有人在这里卖一些香烛和一些杂物。
三位女眷都戴了帷帽,刘如丹姐妹两很少见到这类场景,一路上好奇的看着,赵茵也配合的放慢了脚步,让她们一路看过去。
等走到了山腰上的竹堂寺时,她们都轻微出汗了。
先去给老太爷念经,添灯,差不多了,有人进来了,赵茵看过去,一眼就认出了来人是谁,视线相对的瞬间,心里的滋味复杂难言。
她们已经有十年未见了。
但贾敏跟她印象中的人却并没有什么差别,赵茵忍不住想要摸摸自己的脸,她比贾敏大两岁,但现在不用照镜子,赵茵也知道自己看上去要老成不少。
她克制住了自己的手,露出笑容:“许久不见。”
看到故人,贾敏叹了一声:“茵姐姐,多年不见。”
两个人互相看着对方沉默了一会儿,到了一间厢房里坐下。
贾敏拉着才五岁的刘如琪,看着她的苹果脸,爱不释手,“这就是你幼女如琪?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