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炮火1906> 第二百五十章 求新机器厂

第二百五十章 求新机器厂(2 / 6)

凭借成本优势,始终紧紧的压制着国货,通过外国银行,来遏制民族工业的崛起。

将梅依云留在了江阴,李安生带着杨玉容往上海而去,先到上海去看看,再来想办法扶持民族工业,因为那里是民族工业的集中之地,也是与外国资本进行近身搏斗的关键之地。

在东北久了,见惯了日俄的横行霸道,本来以为江苏要好一些,可李安生到现在才明白,这里也好不到哪里去。

这不,在江阴黄田港搞死了一船的英国佬,到了上海吴淞,看到了耀武扬威的列强兵舰,真是一股无名火起。

这里停泊着数十条外国军舰,可就是没有一条的中国军舰。

他也没有去上海道衙门,直接微服私访,这倒不是他后世的电视剧看多了,实在是不想冒然跟上海道官员打交道,还是冷眼旁观好了。

没想到,在十六铺码头上,李安生居然给小偷光顾,给当场抓住,要不是不想闹开来,李安生一定要好好教训对方。

想来想去,也没地方可去,便想着去求新机器厂所在的厂区而去,那边有一大片的工厂,全是民族工业,正好去视察视察,看看民族工业的现状。

这个时代的中国还真没有多少近代工业,就连机器磨面粉的作坊,也很少很少,至少在江苏,似乎还只有无锡的荣氏兄弟在尝试。

主要的新式工厂还是集中在了上海,尤其是机械工业,内燃机工业等。

江苏最大的企业是张謇的棉纺帝国,南通,在上海也有分厂,只是没办法一时都去参观而已。

求新造船厂的前身是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创建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朱志尧在马相伯的帮助下,筹资白银4万两,在上海南码头机厂街租用土地2.66万平方米,筹建求新机器制造轮船厂。朱自尧自任总经理,招雇工匠百余人。于光绪三十年起,承接机器修配以及桥梁、车厢等公用事业方面的工程业务。数年后,获利丰厚,由此增添设备,建设厂房,生产得到发展。光绪三十二年开始造船,主要建造浅水快轮和小型客货船。

眼下这求新机器厂工人有500人,也算得上是个大企业,但就是这样的大企业,每年的盈利不过上万两银子。

虽然求新机器厂每年都在发展,不断地扩大资产规模,可是,由于自身盈利水平远远无法与洋人相比,扩张并不迅速。

李安生等人到了求新机器厂门口,却看到这里给一大帮的地痞流氓围得水泄不通。

“你们这是想干嘛?”

李安生在旁边听了会,无非是这些地痞流氓想要敲诈勒索,弄点所谓的安保费,立即让手下上前驱赶。

“我们可是青帮的,得罪了我们,让你们死无葬身之地。”见到两名喽罗被打倒,一名头目在那边色厉内荏的叫嚣。

青帮良莠不齐,很多人都是靠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