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况,求新机器厂从来就没有造过三千吨海轮,顶多就是刚满千吨的小轮船。
朱志尧思量再三,还是摇头道:“李抚台,这单子我接不了。不说从未造过三千吨海轮,本身也没这个条件。我要是强接了这单子,江南船坞如何?”
他其实想想办法,还是能够在硬件上满足制造三千吨海轮的条件的,船坞也只要略微整修改造下,他还是咬牙拒绝了这份订单的诱惑,不是为了别的,而是这个风险太大太大,李安生不在江南船坞订造船只,却要跑到他这个小小的求新机器厂来,说不定是个大贪官,这样的人不可靠。
李安生摇了摇头,这朱志尧太过胆小,刚刚他一直在仔细观察对方的言谈举止,都让他很满意,又仔细留心了这求新机器厂的格局,别的不说,这朱志尧的办公室便如工棚一般,简陋却干净,可见是个创业型人才,又有自己的格调。
“江南船坞?我准备将江南船坞改为江南造船厂,在长兴岛建新厂,老船坞则逐步改造,为将来造大轮船考虑。黄浦江边吃水浅,要是同时开造几艘数万吨的巨轮,只怕要受到限制,所以长兴岛的新船坞要赶紧修。”
李安生稍微透露了一下,将朱志尧唬的一愣一愣。
同时开造几艘数万吨的巨轮?这不是在白日做梦吧?
要不是他亲眼看到了李安生的官印告身,以及那巨额存折,他立即会嗤之以鼻,这是在痴人说梦。
一省巡抚说大话,也不好当面拆穿。
黄浦江边虽然水浅,但是十万吨排水量的巨轮建造还是不成问题的,这句话一说出来,就不是内行人,这是门外汉,而且是在乱弹琴。
即便是江南船坞,都没有造过超过5000吨的轮船,更何况万吨轮?
这不是有银子就能造的,要有订单才行,还要有技术力量,哪怕有几个老师傅也是好的,可从只能修造几百吨上千吨的小轮船,到迅速成为能够建造万吨轮的大船厂,这个跨度就有些大了。
可以说,上海滩四十余家船舶修造厂,还没有一家有这个实力,或许暂时也没这个野望。
上海最大的船舶修造垄断工厂,英商耶松船厂与详生船厂合并的耶松股份公司(以下简称耶松船厂),暂时也没有这个实力,能够建造万吨轮。
基本上能够建造万吨轮船的都是世界知名船厂,万吨轮可真不是那么好建的,或许在李安生那个时代,几个乡下小船厂都能捣鼓一条万吨轮,可在这个时代,却不是一般的困难,受制于工业水平啊。
“听说轮船招商局准备在江南船坞订造一艘排水量四千吨上头的长江客货轮,要是真能建成,可说是咱们中国造船业的一大进步啊。咱么可从来没有自己造过如此大排水量的轮船呢,要是这艘船建成了,那万吨轮也就快了。”
朱志尧试探着说着,好像很随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