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只是此刻他还分不开身来。
他想要在将来事实控制上海,必须要拉拢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李平书。
光绪二十九年开始出任江南制造局提调,兼任中国通商银行总董、轮船招商局董事、江苏铁路公司董事,跟周学熙一样,是个身家巨万的官商。
这个人比周学熙还要有头脑,思想更加开明,他知道清廷早晚要靠不住,所以一直在倡导上海地方自治运动。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他创设总工程局,以整顿地方,立自治之基。官方同意后,选出37人为议事经董或办事总董。他任领袖总董,统管城厢内外总工程局。积极主持总工程局工作,派人接收城厢内外道路、路灯管理权,设立和资助小学堂以利初等教育事业的发展,统一巡警以维持地方治安,同时还采取一系列措施阻止租界的扩张。
朝廷去年颁布《城镇乡地方自治章程》,这样一来,原城厢内外总工程局就改称上海城厢内外自治公所,真正的走上自治坦途,李平书继续出任总董。
掌握了这个人,李安生就能在事实上掌控上海,而且,李平书先前已经将原有沪南学会体操部、商业体操会,沪北商余学会、沪西士商体操会等五体育会组成南市商团公会,自任会长,这可是一支民间武装,加以装备整训,安插军官掌握实权,更加保险。
李平书对于李安生这个新任江苏巡抚不去苏州就任,跑到上海来,而且还微服私访到他家里来,感到很是震惊。
未免有些心虚啊,他可是一步步的在推动自治的同时,期盼朝廷赶紧垮台。
因为,朝廷不垮台,上海的民族工业就一直不会有起色。
地方绅商都期盼着能够实现立宪,而不是革命,但是像李平书这样的有眼见只人,自然知道要是立宪希望破灭,便是神州大地的一场大动荡。
这李安生到底是什么来意?
与李安生见礼之后落座,互相说些客套话,李平书一直在揣摩着李安生的政治倾向,立宪?革命?
反正保守是肯定不可能的,如此年轻的巡抚,又曾经在黑龙江与吉林办过新军,据说还态度坚决的打过老毛子,还在东北大肆兴办实业,促成了锦齐铁路的修建,是个极为开明的官员,虽然得罪过京城的权贵,但是绅商们还是最为欢迎这样的官员。
李平书所能了解到的李安生的履历也就这么多,听到江苏巡抚换成李安生之后,上海当地的绅商们便也开始打听李安生的过去,作为苏州人,他自然希望李安生是个好官,造福家乡。
“李总董是苏州人?”
“回抚台大人,下官正是苏州宝山高桥镇人,小时便到上海当小小学徒,故而也是半个上海人。”
其实李平书无论如何都逃不了这半个上海人,后世的宝山属于上海浦东,故而他的籍贯很难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