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弟,有时也听之任之,只是,他还是觉得这个弟弟太过稚嫩了些。
“要是南洋海军真能成军,就凭程德全与李安生的这份功劳,将来在内阁之中给程德全一个位置,给李安生一个两江总督,那又能怎样?别忘了,内阁始终都是在我们的掌控之中的。”
载洵悻悻道:“那南洋海军要成军了,北洋海军呢?”
他始终认为重建北洋水师,进而成为北洋海军,才能够显示他作为海军大臣的功劳,否则的话,这些功劳可都是南洋衙门的。
“这不是还没成嘛,八字还没一撇呢。这日本人在叫,英国人在喊,外交压力也是不小。不就是订造一艘主力舰嘛,用得着如此气急败坏。”
随着报纸的宣传,以及有识之士的指点,许多人都清楚了大清拥有一艘如此巨舰背后代表的意义。
意味着从此以后大清海军能够真正成为海军,而不是水师,意味着日本的海军造舰计划需要改变,意味着列强国家都需要重新审视大清在他们眼中的地位。
就如同当年定镇两舰正式服役之后,整个西方为之瞩目,对大清的评价瞬间提高了几个等级。
拥有了如此一艘巨舰,也能提高朝廷在国内民众心中的形象,对于千疮百孔的时局无比重要。
这一艘巨舰能够凝聚国人的爱国心与荣耀心,成为真正的国之利刃。
载沣是抱定了顺其自然乐见其成的主张,将日本与英国的外交压力都给推卸掉,交给南洋衙门全权处理。
于是,日本人跟英国人又吵上了程德全的门,朱尔典更是准备亲自出马,找程德全与李安生洽谈。
德国自然是乐意看到中国拥有制衡日本的能力,也乐意见到英国佬心急火燎,所以很爽快的答应了订造战列巡洋舰的要求。
也就是说,只要能付钱,造舰不是问题。
李安生向德国方面提出了将“塞德利茨”级进行升级,考虑到日本与英国的同盟关系,日本很容易从英国得到更大口径的战舰,以及舰炮制造技术,“塞德利茨”级并不能肩负中国海军的重任。
其实“塞德利茨”级战列巡洋舰还是相当出色的,但是面对日本马上就会向英国订造的“金刚”级,还是有些相形见绌。
中国与日本的海上关系就跟德国之于英国有些类似,日本是个岛国,虽然没有海外殖民地,但是庞大的海上运输线以及与琉球、台湾的联系,使得战列巡洋舰大有可为。
除非日本出动“金刚”级,不然的话,他们的交通运输线永远无法得到安全保证。
李安生其实是倾向于向英国订造战列巡洋舰的,单纯从破交上来讲,英国战列巡洋舰也很适合中国。
英德两国不同的海军战略使得两国的战列巡洋舰风格有所不同, 由于英国的海外领地和利益众多,所以战列巡洋舰的首要任务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