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经历一战炮火之后,开始大行其道的钢筋混凝土立体工事,厚达数米,在二战中,甚至需要德军动用600毫米甚至800毫米的超级巨炮才能轰开。
随着大炮口径的提升,防御工事的构建,也在日新月异的进步,只是没有战火的洗礼,这种进步是缓慢的,在俄国的东方防线上头,陈旧、落伍。
俄军在飞艇与轰炸机的打击下损失惨重,许多人都来不及抛出并不牢固的工事,一些永备的地堡。
砖石抛飞,碎木四溅,血肉填满了这些陈旧的工事。
更多的俄军开始利用这片废墟来阻击东北军的步兵攻势,这个时候,迫击炮就开始体现了价值。
在李持国看来,迫击炮是对付这种凭借房屋与地形躲藏起来敌军最好的武器。
一打一个准,俄军拥挤在这片地域,从之前的两路兵进攻击满洲里,到赶鸭子似地被一路追击到了这里。
五个师的兵力,在东北军的追击下损失了近半,基本被打灭了士气。
这其中三个师的兵力是从欧俄来的主力师,装备要好过于俄军远东部队,但同样无法抵挡东北军犀利的进攻。
赤塔战场的失利,极大的震惊了日林斯基总司令部,从后贝加尔斯克开始的长达两百多公里的战线被迅速突破,这意味着东北军有能力攻克筑垒地域,赤塔要塞并不保险。
要是赤塔要塞给攻克,那么西伯利亚大铁路将会被真正的切断,即便他们能够攻入蒙古境内,也无法改变远东土地孤军奋战的格局。
俄国前后动员了五十五万陆军,以及七十万的农民,到现在效率还是没能提起来,军队没有到位,民兵训练也没有跟上,就连每日战损的补充也有问题。
赤塔方向有五个师的兵力,加上赤塔守备师以及东西伯利亚驻防师,总计七个师的兵力,实际上与东北军的兵力相差并不大,但是凭借赤塔筑垒地域,还是能够挡住对方进攻的。
只是现在指挥部犹豫了,东北军在赤塔方向的快速进展,使得他们开始对赤塔筑垒地域进行怀疑,凭借这么多的兵力,能不能防得住。
指挥部目前有两种意见,一种是选择相信赤塔筑垒地域的防御能力,另一种是在主战场相持,调派援军前往赤塔,争取能够稳住形势,并且反攻进入满洲里。
俄军的兵力还是足够的,目前三十五万陆军集结在从伊尔库兹克以东的庞大地域之内。
而且还有十万哥萨克正在突入唐努乌梁海地区,争取攻击中国军队的侧翼。
正面战场兵力完全能够压制中国军队,分兵也不是不可以,之前俄军就是这么做的,只是没有想到东北军敢于调集八个师的兵力主攻赤塔方向。
要知道,东北军目前总共十八个步兵师的兵力,库伦集团军七个,赤塔方向八个,另外三个师的兵力在绥芬河,整个东北腹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