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炮火1906>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五省边防

第三百八十一章 五省边防(2 / 4)

便有异心,也翻腾不起多大的风浪。

更何况,同样归属到五省防区的海南与西藏,都是忠诚于李安生的,即便是西藏的赵尔丰,也在李安生的控制之下。

岑春煊在西南颇有根基,又当过四川总督,其父当过云贵总督,绝对能够镇得住陆荣廷这样的旧派野心家。

而且,岑春煊与袁世凯是个老对手,不可能给袁世凯拉拢,还是能够与李安生在相隔如此遥远的情况下形成一定的默契。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岑春煊这个人人品还是相当靠得住的,想来刚烈正直,不容贪腐等恶行,有他整治地方,也是件好事。

他更是壮族人,少数民族,这就更好办了,云南与广西等地本来就要面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光是靠少数民族政策的宣传还不够,需要有这样的人来出面树立榜样,潜移默化。

蔡锷明白李安生的这些良苦用心,自然感激万分。

分别在即,蔡锷提起的,仍然是军国民主义。

在他看来,东北的思想教育还是很有特色的,最好能够上升到军国民主义。

当然,军国民主义跟军国主义是不同的,尤其是在蔡锷这里,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

所谓军国主义,它的具体概念是指使国家政治、经济、文化都为侵略和战争服务的反动思想和政策。它在国内实行法西斯统治疯狂扩军备战实行国民紧急军事化,向人民灌输侵略思想;在国外,进行掠夺、干涉,颠覆 ,以至公开发动侵略战争,比如现在的日本就有着这种倾向,而且势不可挡的向这个深渊滑落。

蔡锷的军国民主义,更多的是一种驱策民族集体奋发向上的民族主义,是一种对国人尚武精神的唤醒,锤炼中国人的意志,中国想要富强,不仅需要经济发展,更需要重铸国魂,铸造民族精神。

汉族自古以来就尚武,只是在近代一味的沦为功利民族,被阉割之民族,如今正要激发国人的民族自信心,民族自强的炽烈愿望。

尚武不仅需要刀剑,而且更需要精神,御侮不仅需要枪炮,更需要国魂。

蔡锷提出对全民进行军事教育、军事训练,以提高国民素质,这便是军国民主义的一种表达。

对于李安生裁军之举,蔡锷认为并不必要,中国的陆军常备军应该保持在两百万之数,后备役为两千万之数,才能够确保国家崛起,不为外敌所趁。

李安生自然不是高风亮节,而是为了更快的建立后备役制度,让有经验的老兵退伍,为国家训练更多的具备杀敌技巧的后备战士。

同时也是为了进一步掌控地方,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让绝对忠心于他的老兵与伤残官兵退伍,转业地方,无论是从事警察、民政、民兵系统,还是转到企业,都是地方上的中流砥柱。

有他们散步到各个地方,李安生对地方的掌控也能做到更为全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