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进行电磁压制。
两者一前一后的编队方式,正好符合这种战术安排。
更远处,还有三架正在全速赶来的p-3c反潜巡逻机。
这些巡逻机部署在吉布提,隶属于中央战区司令部,主要任务是协助在亚丁湾活动的美军护航战舰,搜索与跟踪可疑船只。
与rc-135不同,p-3c由l-188民航客机改造而来,由四台涡轮螺旋桨发动机推动,最大飞行速度只有每小时七百六十公里。虽然其最大航程接近九千公里,能在不加油的情况下巡逻十多个小时,但是从吉布提起飞,需要八个小时才能到达目标海域。即便同时起飞,也比rc-135晚了大约三个小时。
如果说rc-135与ec-135的电子战的行家里手,那么p-3c就是货真价实的潜艇杀手。
搜索潜艇的时候,p-3c除了能够使用对海搜索雷达与磁场探测器之外,还能用上百个声纳浮标进行精确探测。发现潜艇后,p-3c能用空投反潜鱼雷与深水炸弹发起攻击。如果潜艇在海面上航行,还能用反舰导弹进行攻击。
面对这个对手,几乎所有潜艇都没有合适的反制手段。
即便是性能先进的核潜艇,只要被p-3c发现,唯一的选择就是逃避,或者把希望寄托在鱼雷诱饵与噪声干扰弹上。
三架p-3c各携带了四枚mk-46-5型反潜鱼雷。
因为美军已经淘汰了深水炸弹,所以反潜鱼雷成为p-3c对付潜艇的唯一手段。
如此强大的系统支援,让雷蒙斯吃了颗定心丸。
对付那艘“身份不明”潜艇的战术非常简单,rc-135与ec-135将切断潜艇与外界的通信渠道,然后由p-3c进行拉网式搜索,用主动声纳浮标把潜艇赶入伏击圈,最后由“北卡罗来纳”号完成致命一击。
雷蒙斯要做的,只是赶到“身份不明”潜艇前方,在一处适合伏击的海域潜伏下来。
一切就绪之后,一条mk-48重型反潜鱼雷就能解决问题。
在阿拉伯海南面,与阿拉伯海盆交界处的特洛伊海底山峰就是一处理想的伏击场。
虽然“北卡罗来纳”号隶属于太平洋舰队,主要在西太平洋活动,但是在参加“持久自由”行动的时候,两次进入印度洋,在阿拉伯海的部署时间长达半年,非常熟悉这边的海底地形情况。
通过美军的信息网络,“北卡罗来纳”号还获得了由中央战区司令部提供的海图。
在雷蒙斯眼里,这里就像家里的后院一样,再熟悉不过了。
航渡的几个小时中,雷蒙斯精心策划了伏击战术。
按照他的判断,“身份不明”潜艇接应了袭击“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