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一百三十章 以命搏命

第一百三十章 以命搏命(2 / 4)

电子战机首先确认有两个中队的f-22a,随后向参与作战的战斗机发出攻击指令。

发射导弹的是飞行员,可是起到关键作用的绝对不是飞行员。

半分种内,四个中队的四十八架战斗机向二十四架f-22a各发射了一枚pl-12,确保每架敌机都遭到四枚导弹攻击。

这次,志愿军使用的pl-12也有所不同。

一般的pl-12为主动雷达制导中程空对空导弹,性能与美国的aim-120c差不多。实际上pl-12与aim-120c存在很深的渊源。在pl-12之前,中国空军的第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就是以美国的aim-7f为基础开发而来的,只是性能没有达到设计指标,没有大规模装备。在此基础上开发而来的pl-12在气动布局上,与aim-7f很相似,而aim-120也与aim-7f存在血缘关系。仅从外观上看,pl-12与aim-120的初期型号非常相似,只是受制于火箭发动机与电子设备,尺寸更大一些。

只是现在使用的pl-12都为被动雷达制导导弹。

与主动雷达制导相比,被动雷达制导导弹的区别只在导引头上,即没有雷达发射机,采用了灵敏度更高的雷达接收机。

只要目标持续发出某一频率的电磁波,导弹就能命中。

为此,在四十八架战斗机发射导弹之后,两架电子战机没有停止工作,继续用火控雷达照射f-22a机群。

只是,pl-12的射程不比aim-120c远,比aim-120d短得多。

j-11b与j-10机群发射导弹前,东面的f-22a机群就发射了导弹,随后西面的f-22a机群也发射了导弹。

不用电子战机警告,战斗机上的雷达告警机就提醒了飞行员。

敌机已经发射导弹,但是j-11b与j-10机群没有疏散规避。

不是飞行员不想规避,而是负责前线指挥的关云山不准规避。

雷达告警机一直在嗡鸣,表明f-22a发射的aim-120d采用了连续波制导、或者是无线电中继制导,而不是惯性中继制导方式。

这是美军在之前空战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虽然aim-120d采用了固体火箭/冲压一体式发动机,动力射程高达一百二十公里,迎头攻击的不可逃逸区域也在六十公里以上,但是志愿军的战斗机肯定会进行机动规避,逃离导弹的攻击范围。如果采用惯性中继制导,导弹只能沿着设定好的线路飞行,无法在进入主动攻击阶段前追击敌机。只有采用连续波中继制导,或者是无线电指令中继制导,才能由战斗机控制导弹转向。

这两种中继制导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