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

第四十九章 首轮空战(2 / 4)

,还需要足够先进的火控雷达。比如在迎头攻击的时候,pl-12d的理论最大射程超过一百五十公里,所以需要能够锁定一百五十公里外的火控雷达作支持。

在海航,j-11c是第一种具备锁定一百五十公里目标的制空战斗机。

相对而言,f-15j使用的中程空对空导弹就没有这么明显的射程优势了。

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之前,日本空中自卫队的主要中程空对空导弹是aa-4,即日本利用aim-7f“麻雀”的技术,自行研制的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空对空导弹,最大动力射程还不到三十公里。第二次朝鲜战争结束中,日本大受刺激,决定自行研制新一代空对空导弹,而且明确提出,性能要超过aim-120d。只是研制新式导弹的难度非常大,即便加大投入也不可能在短期内收到成果。

二零一七年底,日本在采购f-22a的时候,同时引进了一批aim-120。

有趣的是,这批导弹有两种型号,一种是用在f-22a上的aim-120d,另外一种则是正在被美军淘汰的aim-120c。

日本这么做,无非是价格问题。

必须承认,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aim-120d的性能也得到了证明,战后与pl-12一并成为最热销的中程空对空导弹,价格自然是水涨船高。在订单应接不暇的情况下,雷锡恩公司没有理由贱卖。

结果就是,aim-120d的外销价格由战前的五百五十万美元涨到了一千二百万美元。

这个价格,超过了很多国家的承受能力。

当时,即便是财大气粗的沙特,在签署了四十八架f-22a的采购订单之后,也仅仅购买了三百枚aim-120d。

日本首批采购了六十架f-22a,作为订单的附加部分,只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

这个数量,勉强够六十架f-22a进行三次大规模空战。

为了弥补数量上的不足,以及替换性能落后的aa-4,日本不得不把目光转向更加廉价的aim-120c。

要知道,aim-120c的单价只有四百万美元。

结果就是,在购买了一千枚aim-120d的同时,日本还以二百五十万美元的单价从美军手里购买了两千枚二手aim-120c。

不可否认,这些导弹非常昂贵。

三千枚导弹就价值一百七十亿美元。

只是,比起同样水涨船高的战斗机来说,导弹还是非常便宜。要知道,一架f-22a就顶得上三十枚aim-120d了,而在第二次朝鲜战争中,志愿军平均消耗十八枚导弹击落一架f-22a。

当然,日本采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