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六十五章 全面行动

第六十五章 全面行动(3 / 4)

不可能给俄罗斯带来安全,反而会使俄罗斯与国际大势脱轨,遭到所有国家制裁,丧失在国际社会上立足的基础。

对俄罗斯来说,要么抱着核武器搞孤立政策,要么放弃核武器融入国际大家庭。

显然,不是一个困难的选择。

就算能够克服短期灾害,自然环境也会严重恶化。虽然俄罗斯有最广袤的国土,还拥有最丰富的自然资源,但是谁能确保在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还能做到自给自足?如果与国际社会脱轨,俄罗斯的结局将非常悲惨。

别的不说,在已经预见到的全球粮食危机中,俄罗斯就将遇到大麻烦。

要知道,气温降低是大趋势,区别只是降低多少、以及降温的速度。俄罗斯地处高纬度地区,受降温影响更大,粮食产量的减少幅度也就更大。更重要的是,俄罗斯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高,社会劳动力本来就严重欠缺。如果粮食供应无法做到自给自足,又无法从国外进口,俄罗斯将遭遇前所未有的困境。

说得直接一点,核武器不能拿来当饭吃。

经过反复磋商,十一月三日,俄罗斯终于做出让步,答应在安全得到基本保障的情况下放弃核武器。

到此,拯救行动迈出了至关重要的一步。

此时,地质学家对冰岛的全面勘测工作也已完成。

根据勘测结果,地质学家修改了最初提交的报告,至少需要打五千眼钻井,使用五千枚百万吨级核弹头,才能把冰岛炸上天。虽然引发火山喷发只需要一千枚核弹头,但是要把冰岛炸成粉末,在火山喷发的时候产生足够多的微尘,就得把爆炸当量提高四倍,并且增加爆炸密度。

可以说,在这一个月内,国际组织的行动效率高得惊人。

事实上,这也体现出了人类文明的生命力。在生死攸关的时刻,不再存在任何官僚主义作风,所有人都在拼命抓紧时间。

行动方案出台后,全球气候事务组织立即投票表决。

结果没什么悬念,十五个成员全部赞成。

十一月五日,钻井行动正式开始。

一周之内,来自四十多个国家的两百多支钻井队伍陆续到达,平均每天都能打出七十眼深度为五千米的超深钻井。按照这个速度,五十天之后,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五日,钻井工作就将完成。

十一月七日,中美欧俄四方军事代表到达冰岛。

按照计划,四方将共同派遣技术人员,进行核弹头的调试与装配工作。

为了确保所有核弹头都能起爆,在此之前,四方还将在西南非洲的纳米布沙漠对抽样的核弹头进行测试。

说得直接一点,就是实弹爆炸试验。

只有通过爆炸实验,才能获得核弹头可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