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六章 争取和平

第六章 争取和平(3 / 4)

成,并且可以通过空运的方式,获取必要的战略物资,确保在战争的第二年里,仍然有百分之七十的军事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当然,杜小蕾没有忘记最重要的部分:战争动员。

按照在二零三八年制订的动员计划,战争爆发后,将分五步完成战争动员,即征召适龄退役军人、军事工业与重工业全面动员、恢复义务兵役制、社会生产体系总动员与全民总动员。整个动员行动将耗时一年以上,半年内能完成前三个阶段的动员工作,把军事实力提高两倍以上。

因为涉及到军队动员,所以这不仅仅是国务院的事情。

在随后的说明中,牧浩洋提到,在完成了前三个阶段的动员之后,因为新征召的兵员需要接受三个月到半年的训练,部分技能与技术性兵种的训练周期在一年以上,所以要到战争爆发后一年,陆军与空军的作战能力才会有明显增长。因为装备建造周期更长,所以海军与陆战队的实力要到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才会有明显增长,而且还有一个前提条件,即装备建设完全依照战时体制进行。

正是如此,牧浩洋强调了第二阶段动员的重要性,提出应该同时进行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动员。

问题是,进行战争动员的前提是战争已经爆发。

在这个问题上,黄瀚林的态度依然有点犹豫,似乎在他看来,仍然有挽回余地,还没有到非打不可的地步。

会议进行了六个小时,最终仍然没有得出结论。

事实上,这完全在杜小蕾与牧浩洋的预料之中。

黄瀚林不是没有战争的魄力与决心,而是作为国家最高领导人,他必须顾虑战争产生的严重后果。说得直接一点,不管黄瀚林怎么想,和平能多维持一天就算一天,如果能不战而屈人之兵,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了。到了二零五二年,这似乎是能够看到的结果,即持续下去的军备竞赛,肯定会导致美国破产,从而使美国输掉这场持续了四十年的冷战,中国将以非战争的方式取代美国。

当然,黄瀚林并不是理想主义者。

会议结束之前,黄瀚林批准了由牧浩洋提出的军事预备方案,即在十月底之前使现役部队进入最高戒备状态,取消所有休假,前沿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后方部队也将提高警惕,作好战争准备。

可以说,这是非常有必要的防范准备。

就算黄瀚林不想挑起战争,也得防止美国发动突然袭击。

事实上,这是中国针对当前局势,所能采取的最为有限、影响最小的措施了,而黄瀚林的意图依然是维护和平。

会议结束之后,黄瀚林把杜小蕾留了下来,让她尽快对美国进行紧急访问。

黄瀚林没有在会议上直接提出来,而是在会议后单独找到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