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三十一章 政治变更

第三十一章 政治变更(2 / 4)

有足够的能力打一场内线战争。对以军来说,问题就没有这么简单了,因为贝卡谷地只有一条公路,后勤保障将是天大的难题。

当时,以军总参谋长、兼陆军参谋长巴拉姆就提到,进军黎巴嫩是自寻死路,坚决不肯修改已经制订好的作战计划,甚至以辞职做威胁。

以色列总理没有接受巴拉姆的辞职请求,只是让他延迟几天发起进攻。

这个时候,美国这边也炸锅了。

得知康拉德通过卢卡斯干预以军的作战行动之后,麦卡锡怒不可遏,当天就向卢卡斯提出了辞职请求。按照他的说法,如果让国务卿来指挥军队该怎么作战,他这个国防部长又该干什么呢?

这次,支持麦卡锡的不仅仅有乔丹上将,还有其他三位参谋长。

军方的态度非常明确,国务院的手伸得太长了,管了不该管的事情,总统必须明确国防部与国务院的职责。

在处理这件事情的时候,卢卡斯的政治手腕再次遭到质疑。

当天,他向麦卡锡表示,给以色列总理打电话是他的意思,与康拉德没有关系,而且国务卿也没有越权。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卢卡斯是想袒护康拉德。

这也无可厚非,康拉德是他最重要的助手,而且国内的动员工作正在全面展开,少了康拉德肯定会困难重重。

问题是,这种袒护某一方的做法,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使问题变得更严重。

十一月十一日,麦卡锡再次提交辞呈,乔丹、阿诺德、马歇尔与里梅尔也同时向总统提交了辞呈。

也就是说,军方以总辞呈的方式向总统施压。

当时,麦卡锡明确表示,如果不可能制止康拉德的越权行为,国防部就无法正常运转。

事实上,这已经在暗示必须卢卡斯,只能在国防部长与国务卿之间选择一个。

这下,卢卡斯没辙了。

没有康拉德,动员会受到影响,可是没有了五位主要军事负责人,美军就会瘫痪,至少会受到严重影响。

当天晚上,卢卡斯召见了康拉德。

十一月十二日,康拉德正式提交辞呈,卢卡斯立即就批准了,随即任命国家外交顾问斯科菲尔德为国务卿,由财政部长伯克莱利负责组建“战争动员委员会”,全权负责战争动员工作。

这是战争爆发后,美国的第一次政局变更。

按照后来的评价,这次变更的好处大于坏处,主要就是消除了国务院与国防部之间的矛盾,而且明确了军事、外交与经济的职责范围。但是客观的讲,这轮政权变更的驶作俑者就是卢卡斯。

说得直接一点,问题不在康拉德与麦卡锡身上,而是在卢卡斯身上。

作为总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