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的战略防线。因为波纳佩岛过于靠前,离关岛只有一千多公里,周围还有大量能够供中国陆战队利用的岛屿,所以没有多大的防御价值,不值得花费太多的兵力,更不值得为了这座岛屿与中国海军决战。
问题是,美国海军中,有弗伦奇这种认识的人并不多。
在政治上,美国当局更不允许大踏步的战略撤退,特别是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后,美国最需要的是一次显著的胜利。
要知道,当时澳大利亚已经出现了单独退出战争的苗头。
五月份的时候,澳大利亚的和平主义者组织了全国性罢工,要求现政府下台,提前举行大选,并且高呼结束战争的口号。虽然这次罢工最终遭到镇压,几名组织罢工的反政府份子还被秘密逮捕,但是澳大利亚国内民众的不满情绪已经非常明显了,再不采取措施,就很有可能发生暴动。
从政治上讲,所谓的措施,就是增强取胜的信心。
要想让民众相信胜利就在眼前,就得在战场上有所表现,也就不能提到战略撤退,而应该强调战略进攻。
结果就是,弗伦奇的主张没有得到支持。
美军没有放弃波纳佩岛,但是也没有增强波纳佩岛的防御部署。不管政治家怎么想,在军事层面上,守卫波纳佩岛确实没有多少价值。更现实的是,美军得把重点放在所罗门群岛上。
事实上,如果中国军队打算进军西南太平洋,与波纳佩岛就没有多少关系。
至少,在弗伦奇看来,中国军队只有在进军夏威夷的时候,才会出兵占领波纳佩岛,在此之前基本上没有可能。
问题是,被弗伦奇看成不可能的事情变成了现实。
这下,连弗伦奇都搞不清楚中国军队的意图了。
情报很确切,中国海军的作战舰队全部出港,还有一支规模不算太小,足以在夏威夷群岛上占领一座小岛的登陆舰队也已离开扶桑的大阪。也就是说,中国海军很有可能把矛头指向夏威夷群岛。
在第二舰队炮击了波纳佩岛后不到四个小时,马歇尔上将就给弗伦奇下了一道命令,让他搞清楚战场情况,阻止中国舰队向东推进,并且做好守卫夏威夷群岛的准备,必要的时候可以派遣第三舰队参战。
最初的时候,弗伦奇也认为中国海军剑指夏威夷群岛。
只是,在接到马歇尔上将的命令后,他反而认为中国海军不会攻打夏威夷群岛,因为连不懂海战的马歇尔将军都做出了这样的判断,表明中国海军的意图就是要让美国海军做出同样的判断。
如此一来,中国海军攻打波纳佩岛,很有可能是在迫使美军舰队前去决战。
要知道,这个时候,美国海军能够动用的,只有尼克松少将的第三舰队,第五舰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