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网>其他小说>燃烧的海洋> 第三百零九章 危机与乐观

第三百零九章 危机与乐观(2 / 4)

就算宇宙飞船的能源不是问题,能够飞过去,宇航员在冰冻状态下渡过的时间也相当于正常状态下的一万年!

显然,人类在正常情况下,根本活不了一万年。

再说了,飞往下一个银河系,以人类现在的技术需要一亿年,而人类在十万年后就将面对缺乏生存空间的大难题。

那么,为什么说科学家杞人忧天呢?

首先,人类不可能在十万年内填满银河系,因为太阳位于银河系边缘,附近的恒星系相隔较远,而在银河系中心,恒星离得都比较近,有些恒星系的间隔距离连一光年都不到,几乎就挨在一起。

其二,科学家已经证明,太阳在银河系里属于“小恒星”,而且拥有的行星数量在银河系里也偏少。当时发现的恒星系中,大部分恒星周围都有十颗、甚至数十颗行星,而且类地行星都不少。

第三,银河系里大概有一千二百亿颗恒星,大约有十分之一与太阳类似,即可以为人类提供适当的生存环境。如果按照每颗这样的恒星周围有两到三颗类地行星计算,总共有数百亿颗类地行星。显然,在未来十万年之内,人类的规模不可能膨胀数百亿倍,也就不会出现生存危机。

最后,人类的科学发展速度是加速模式,即科技进步的速度越来越快,因此谁也无法保证在十万年后,人类依然受到光速限制。

问题是,这个预测,在人类文明中依然有很大的市场。

说白了,人类就是一个生活在危机意识里的文明,也正是不断涌现出来的危机,让人类拼命向前。

这个前途暗淡的预测,鞭策着整个人类文明。

当时,对很多人来说,十万年并不是一段漫长的时间。要知道,一些深入银河系进行探险的宇航家在理论上可以存在一百万年、甚至是两百万年,因为他们人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冰冻状态下度过的。

换句话说,在这些探险家探索了整个银河系之前,恐怕人类就已灭亡了。

当然,这同样是杞人忧天。

可是不管是不是杞人忧天,这个偏执狂般的预测,在人类文明中引发了宇宙时代的第二次科技大爆发。

一时之间,几乎整个人类都开始为十万年后的生存而努力。

只是,科学家的研究结果仍然极为悲观。

在理论上,折叠三维空间肯定办得到,只是所需要的能量,超过了人类的能力,甚至超过了人类掌握所有能量的总和。主要就是,人类本身就生活在三维空间里,是三维智慧生命体,因此要想折叠三维空间,首先就得解决折叠时产生的空间能量溢出问题,而这也得依靠能量。

当时,科学家给出了一个结论:除非宇宙这个三维空间本来就是扭曲的,在某些地方存在重合点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